德云社被点名了。
因为爆出的这"瓜"——
6月25号,德云社艺人陈霄华擅闯他人住宅,猥亵被刑拘。
两天后。
德云社做出回应:辞退陈霄华,并收回其在德云社的霄字辈艺名。
换句话说,逐出师门了。
可是这"师门"也还未清静。
人民网评论这起事件,"德云社,该好好自我检视了"。
徒弟出事,有自身原因,不能把板子都打向师父,也不能把责任都推向公司。可是德云社完全撇清关系也说不过去。艺人每每做出出格的事,德云社不该反思?
"学艺先学德"、"管教弟子无方",也是很多网友对德云社的批评。
越来越强调艺德,是现在的趋势。
粉丝效应带来的"塌房效应",难以忽视。
但。
即使德云社能够与犯事的弟子割席,无法掩盖的是——
在德云社的"德"被动摇之前。
先失去的,是下面的那颗"心"。
01
社会事件,惊扰的是路人;业务水准,察觉到问题的是粉丝。
说"爆雷",德云社今天不是第一桩。
2010年,李鹤彪打人。
2012年,德云社"打架门"事件。
2019年,张云雷"汶川""慰安"段子,又被口诛笔伐。
另外还有被曝出的艺人出轨、家暴、睡粉……不一而足。
是郭德纲疏于管教吗?
Sir不想说,一个成年人,私生活还要让师父兜底,自己还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但这些负面新闻,实实在在也让"德云社"这个招牌磕掉了金漆。
郭德纲不想管?
是管不过来了。
德云社的问题在于——它究竟是一个江湖戏班,还是个现代演艺经纪公司?
两个或许都是。
但两个都不到位,才让今天的德云社屡屡陷入争议。
过去的德云社,有严格的师承。
师徒之间,不是简单的劳务关系。
除了学艺之外,徒弟们要包揽杂役的活,这是锻炼"眼力见"和品性,也是传统里对师父的服从。
曹云金也吐槽过。
在师父家里,活是永远都干不完的。
下至私生活,徒弟也要受制于师父。
岳云鹏谈恋爱,郭德纲要过问。
翻看手机聊天记录,是为了心里有数。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说管教出来的徒弟,一定不犯事。
但起码,师父多少也是共同责任人。
可是到了现在,德云社走到第三代,局面摊大,加上之前的多次变故,旧传统已经难以为继。
德云社要"产业升级"。
2020年,德云社在直播平台上在线招生,选拔"龙字辈"。
当晚吸引245万人报名。
说是冲着"郭德纲"而来的,更像是冲着一条致富出名道路而来。
而谁还记得。
德云社的第一个龙字辈成员,是2016年拜郭德纲为师的欧弟。
欧弟正经学了多少相声功夫?
现在和德云社还有多少联系?
这些问题,今天好像都已经不重要了。
德云社在"去传统"。
但德云社的新规矩在哪?
恐怕郭德纲自己,也越来越摸不着头脑。
02
郭德纲身上的第一个标签,是草根。
他来自草根。
曾经三次上京,想着靠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片天地。
前两次都以失败告终。
终于,扎根广德楼,在张文顺、李菁的合作下。
从台下就只有一个观众开始,终于做到了平均场次200人。"北京相声大会"也算是为德云社未来的人气攒下了基础。
郭德纲的路,是生生砍杀出来的。
收集整理相声经典,打磨相声技能。
但没火的时候,挣钱难。
妻子王慧,为了德云社,卖车卖首饰,走穴补贴开支。
为了场地、人员开支,郭德纲也得自己去各种打工,混影视圈、娱乐圈。
最出名的例子,就是2003年,他为了几千块的嘉宾出场费,参加某卫视的节目,在大街上的橱窗里,向所有人直播自己48小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