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 2022 年,万达计划新开业 50 至 60 家轻资产影院,并对轻资产合作模式进一步升级。尽管一再强调轻资产,但先前因大规模激进的举债扩张和海外投资战略,截至 2021 年末,万达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达 43.1 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 68.88%,远高于 2021 年 9 月行业平均值 51.2%,甚至高于同样以高负债率著称的华谊兄弟(64.02%)——这一点,或许为万达未来的扩张带来了更多隐忧。
但好在,轻资产的转型策略依然有成果。2021 年,万达电影是 10 家主要电影上市公司中为数不多盈利的,总营收 124.90 亿元,同比增长 98.40%,归母净利润 1.06 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虽然今年一季度万达电影的票房收入 19.4 亿,观影人次 4420 万,同比也分别下降 14.3% 和 20%,但还是要低于全国同期 22.79% 的票房降幅和 27.3% 的观影人次降幅。
二季度财报未出,但众所周知的是,刚过去的三个月,电影行业仍然在疫情中低迷,从票房市场来看,4-6 月大盘报收 32 亿,几乎只有去年同期 94.66 亿的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电影公司们能获得的收益进一步减少,加上全国各地有影院关门停业,对下游院线市场又是一次重创——当电影产业整体进入低迷状态,再大的电影公司都难能独善其身。
电影行业还能回到高速增长的盛况吗?谁都不敢给出确定的答案。时代的一个小浪花对原本就岌岌可危的电影公司来说,可能是足够其沉没的最后一击。
曾经有很多从业者对毒眸坦言过,国内电影市场是一个太小的产业,在这个 " 小产业 " 里,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逻辑会在很多时候行不通。大公司有过高光时刻,但内容生产上的成功经验无法复制到所有作品上,下游院线又身处逆境拼命挣扎,从 2005 年第一家万达影城开业至今,做了十几年电影梦的万达电影,也逃不开这种宿命。
距离 2006 年王健林的 " 电影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产业 " 已经 16 年了,电影的故事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丰满圆润到如今几乎干瘪的地步。而曾经制造甚至引领过电影行业变迁的万达电影,光环正在黯淡。
宣布离职那天,曾茂军在朋友圈写道:感恩过往,感谢相遇。
而对万达电影来说,过往最珍贵的地方或许在于,高光时刻真实地存在过,它们依然可以为万达电影下一个十年提供经验教训——
是时候寻找新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