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出于惯性,又用自打嘴巴,下跪,送礼,赔笑的方式去求书记一家不记仇,能开恩,保平安。
结果还不被待见。
万书记直接说,你们一来就磕头是在骂我是 " 村霸 " 吗?
有苦说不出啊。
第三层,失衡的情理。
Sir 平心而论,较之儿子传家,老书记本质上是一个古道热肠、重情重义的老派人,带领村民开山采石,把万家庄建设成十里八乡最安逸的美丽乡村,功不可没。
他的优点与缺点是一件事的两面,因为重情义,他年轻的时候会为乡亲们跟外乡人打架,当了书记之后是以 " 家天下 " 的理念来治理万家庄,因此最在意的就是情面二字。
在他的逻辑里,如果何幸福不上赶着要说法,关起门来骂一下闯祸的儿子,这事儿就小了,就过去了。
他也觉得事与愿违,一个小媳妇偏偏让他没脸,一句话 " 万家庄还能不能讲道理 ",他就怒了,深感权威被挑战,老脸没地方搁了。
而传家为了他的面子,父亲的面子也进入恶性循环,何幸福越是不肯低头,我就越要施压,最终只能诉诸法律。
秋菊打官司的故事才在新时代有了延续。
无论秋菊还是何幸福,被乡土人情世故压得喘不过气,觉得活不出人味,就要求一个 " 理 " 字,厘清是非对错。
可想而知,过程中无论书记还是这倔强女子,都经受身心双重煎熬,才明白情理之上还有法字。
三角制衡才能立稳人心。
而撑起平衡的这份 " 理 ",也是传统乡土社会,上千年来的弱肉强食下,始终没有颠破的东西。
它是底层人民的救命稻草。
当然《幸福到万家》还是有了恻隐。
看剧情介绍,何幸福辗转到城里打工,回乡之后就利用法律的武器跟不公正,制造环境污染的黑心商人斗争,最终赢得村民的尊重,也让万书记心悦诚服。
虽是皆大欢喜的和解。
但故事,也注定会充斥着现实的波折。
03
真实乡土
道理若是喊出来,还是让人望而却步。
《幸福到万家》的剧名有意思,是一句喜气洋洋的吉利话,也是一次展示真实乡土的风俗画卷。
同样,他也不是拍简单的大女主逆袭剧,赵丽颖曾经熟悉的 " 舒适区 "。
从根本上说,他是要让观众借何幸福这个外姓小媳妇的视角去看曾经是我们来处的真实乡土。
何为乡土?
让我们再次回到何幸福初嫁的那几天。
洞房花烛夜,何幸福老公一身红色秋衣秋裤出现在镜头里,给 Sir 整笑了。
都市丽人难以启齿的 " 套装 ",配上他忸怩的姿态,妥帖。
不时髦,不性感,却是为这大喜的日子精心挑选过。
连洗脚盆都是红色的,讨个彩头,渴望过上扬眉吐气好日子的心思遮掩不住。
相对于城里文化人的犹抱琵琶,对于 " 好事 " 的渴望,不藏着不掖着。
是乡土。
婆婆爽利,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电视盖着布,吃过的曲奇饼干盒留着,装零碎物件。
厨房墙上,是火熏出来的黑一块白一块,旁边还挂着苍蝇拍。
有徽州的观众眼尖,指出长案桌上 " 东瓶西镜 " 的摆法,是徽州的传统风俗,寓意为官经商平平安安,风平浪静。
即使是学过知识不迷信,但也不妨碍摆得 " 有个说法 "。
这种 " 讲究 ",也是乡土。
印象更深的还要算何幸福那身打扮,普通农村家庭,不会琢磨每天换一身,连帽红外套、黑裤、粗跟皮鞋,一穿好几天。
打眼一看,何幸福就是位长相姣好的小村姑。
见微知著,细节的饱满、扎实烘托起浓浓的烟火气。
服化道和景别风貌,更是乡土。
但比静物细节到位更重要的,是人物真实。
婚礼上,公婆非要把万书记请上台,要求新婚夫妇在拜天地、拜高堂之外,再拜拜万家庄的父母官,讨好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