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洋也认为,在小说影像化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剧情的起承转合让观众感受到主角心境的变化,而不是用旁白将小说里所写的主角内心直接读出来。
旁白还有一重比较特殊的 " 隐藏价值 ",就是给剧集 " 兜底 ",或者说 " 打补丁 "。不同于需要现场拍摄的画面和受制于演员档期等问题的配音,旁白的灵活性相对更高,因此可以填补一些剧集后期制作时发现的问题。《潜伏》的导演姜伟就提到,旁白从客观上讲,是后期求变的一条渠道。
有相关从业者告诉毒眸,很多时候剧中加入的旁白,是受制于内容审核的修改。" 从样片到成片的过程中,要经过很多层审核和修改。如果有某些很关键的戏份被删除,前后就不连戏了,角色的心路历程也不成立,如果没有更好的补救办法,就只能用旁白来补充。"
但这也不是某些国产剧滥用旁白的借口。" 几乎所有的剧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拍摄过程不可能没有一点 bug," 沈洋认为," 好的导演和剪辑应该有应对这种突发状况的技巧,让观众在看到这儿时不会觉得特别突兀。"
将目光移向海外剧市场,会发现旁白仍然有很多可供开发的新形态。在英美剧领域,就有不少 " 打破第四面墙 " 的旁白,如《伦敦生活》《纸牌屋》等等;另外,旁白的视角也可以不拘泥于剧中角色,《绝望主妇》里,旁白是第一集就已经去世的 Mary Alice,以死者的视角讲述四位好朋友的故事。
《绝望主妇》
随着时代的进步,剧集的叙事语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最近围绕旁白的争议充分证明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 " 行活 ",而是需要费心琢磨的重要环节。希望旁白能越来越多地成为一部剧的 " 亮点 ",而不是 " 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