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为流行保鲜
菲利普 · 巴格比在《文化:历史的投影》里指出,文化是那种爱在一个集团或一个社会的不同成员中反复发生的行为模式。由此可见,从优质内容到爆款作品,再到流行文化,本质是价值吸附和沉淀的过程。
这种价值重点体现在内容和情绪两方面。内容上,流行文化通常具备多样性,能以不同形式、不同载体进行呈现,从而更快渗透至大众日常生活。而情绪上,流行文化能为受众带来快感,或身份认同、或审美共鸣,归根结底是给生活提供 " 补愉 " 功能。
很显然,二创文化完全具备上述两种价值。存在已久的它形式相当多元,早年常以图文形式传播,可以是一张图片、一段文字。而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内容方、平台方的积极运营,二创文化在更肥沃的土壤里,具有了更大的独立价值。
到现在,二创也有 " 内容鄙视链 ",对应的价值自然不尽相同。就说《最伟大的作品》传播过程里,B 站这种二创文化成熟的平台,长久地聚集和滋养着优质创作者,故而可以迅速引爆无数优质二创作品,使得原内容的吸引力也得到极致放大。
同样熟悉的配方在 " 小学生神曲 "《孤勇者》里也有体现。去年底,英雄联盟官方账号在 B 站发布《双城之战》动画主题曲,收获数千万播放量。随后,腾格尔、祖娅纳惜、咻咻满、凤凰传奇等 UP 主,相继为这首歌曲注入新灵魂,共同参与着神曲制作与传播。
想必各位都听过 "《孤勇者》是儿歌 " 的调侃。而如果我们细心梳理,会发现这种说法的起源,绕不开" 孤勇者小学生但特效拉满 " "4K小学生版孤勇者,尬到飞起 " 等优质二创作品。
不只局限在音乐,剧集、游戏、脱口秀,乃至任何文娱内容成为流行,背后都有这套二创消费逻辑做支撑。王心凌的火,《梦华录》的爆,你都能在 B 站找到痕迹。
众所周知,流行文化从形成到消失的时间比较短。在硬糖君看来,除去助推新文娱内容的营销宣发,二创文化最具魅力的地方还在于:让流行打破周期性,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周而复始地出现,再度制造新的话题和热梗,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让子弹飞》《三国演义》《甄嬛传》系列经典老剧,不就在 B 站火了又火?
比如说,《让子弹飞》里的台词 " 我来鹅城,只办三件事 " 被 " 让学大师 " 们玩成热梗,和葫芦娃、西游记等经典作品的梦幻联动,看得人直呼上头。今年 B 站跨晚,直接把《让子弹飞》改编成街舞,也是赚足热议。
总而言之,充分激活接受者主观能性的二创文化,早已成为内容营销里不可忽视的一环。别的咱不知道,反正深情招呼网友整活儿,积极下场给二创点赞的周董,彻底把制造流行这事儿玩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