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来了吗?
妥妥一个中国版“野比大雄”嘛。
只不过增添不少本土色彩 —— 任小天和每个中国孩子一样,必须穿着运动款校服,在老师僵硬的说教,父亲“为你好”的唠叨,以及陌生的情感觉醒之间皱着眉头,懵懂成长。
当然,他又跟大多数中国孩子不一样。
外星人来“救”他了。
还是一个长得像熊猫,毛茸茸没什么坏心眼,跟他差不多中二的外星人。
连“哆啦 A 梦”都到位了,齐人开耍?
要知道,中二孩子不仅会幻想英雄,还必须幻想“坏人”。
只见姚晨化着浓妆操着川普出现 ……
哦对了,这坏人最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还要比自己更“中二”。
△ 跟着我喊: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 ……
呃。
Sir 看预告时也担心,这么飞的故事让观众怎么代入?
于是电影做的第二层努力,是让想象力落地。
细节,落在中国孩子的回忆。
莫扎特让书籍飞上天,变成桥让孩子们在空中行走。
仔细看 ——
这些书不是教科书,而是几代中国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科幻世界》,作为天文发烧友的任小天,家里积了一堆。
场景,扎在真实土壤。
任小天带外星人晃悠的街区,老北京一眼看出是德胜门附近;
还有开头提到,于当代艺术中心水池里升起的乐高船,带着几个小伙伴们,从东直门,到国贸,飞过央视大楼,中信大厦 …… 最后落在长城上,国人都认得出。
这次,陈思诚并没有回避自己的“私心”。
他没有再像《唐探》那样带你穿越五大洲四大洋。
而是将他心目中最美的北京城,搬到你眼前。
02
但你要说,《莫扎特》就是一个拍给孩子看的作品吗?
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Sir 注意到,采访里几乎所有主创都在大谈家事。
在被问到让黄渤印象最深的台词的时候,他是这样说:
一个是“我是你爸爸”(莫名有点星战梗)。
一个则是“我是为了你好呀”。
这两句注定会让不少观众 PTSD 的话,都指向《莫扎特》的第二个看点:
教育。
什么叫中国式家庭?
电影的呈现几乎可以用“露骨”形容。
任小天喜欢天文,任大望却想让他学钢琴,成为钢琴家。
为什么呢?
几个因素叠加:
一,任大望早年玩摇滚失败,子承父业,实际是为自己的梦想争取第二次机会;
二,任大望看到郎朗成功的案例,很受启发,就把郎朗塑造成父子生活里“别人家的孩子”。
所以,他用所有积蓄买钢琴,花大价钱请钢琴教师,甚至与妻子闹翻,离婚,不惜棍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