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图奇导演的《巴黎梦》是很多影迷的最爱。
这部电影是关于1968年的法国巴黎。五月风暴的学生运动如火如荼。
三个无所事事的青年男女住在一所房子里,与外面嘈杂的世界隔离开来。
他们整天聊电影,玩线游戏,模仿电影场景,两男一女的关系充满暧昧。
直到有一天,在街上游行的学生扔的一块石头打破了窗户。他们沉醉的电影世界与混乱的现实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伊甸园倒塌了,迷茫又激动,他们走上街头& hellip& hellip
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有艺术,有性,有政治。
像《巴黎》这样独特的电影,似乎只属于浪漫的法国人和意大利人。
但其实二十年前,中国电影人也拍过类似的电影。
只是这部电影的“身份”很特别,可以用一个很长的句子来概括:
根据一个中国人用法语写的知青小说改编的四川话法语电影。
它是由戴思杰编剧和导演的—
一部充满70年代回忆却没有在内地上映的知青电影。
影片以下乡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两男一女的爱情故事。
1971年,罗明(陈坤饰)和马建玲(刘烨饰)两个从城市下放的年轻人,来到湘西凤凰山,开始插队。
当地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就对这两个“反动派”的行李逐一检查,生怕有什么资产阶级的东西。
最后,罗明的闹钟被留下了,它被村长用来开始工作和收工。
黑貂贝尔的小提琴也幸存了下来,聪明的罗明说它能演奏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名叫《永远怀念毛主席的莫扎特》。
每天挑粪挑水,挖铜矿,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两位知青越来越感到空空虚。
他们不禁叹了口气:
在山里住了一辈子,想想就脊背发凉。
但生活还得继续,两个年轻人在这里渐渐学会了生存哲学。
因为热血沸腾,他们会溜到温泉去看当地女孩洗澡。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遇到了小裁缝,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孩。
他们还被分配了一个“政治任务”,去镇上看电影,回来后给村民讲电影里的故事。
不知不觉中,两个年轻人给山里的村民带来了音乐和电影,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小裁缝也喜欢和他们粘在一起。
但是我们所拥有的对他们来说远远不够。
当得知一个同样插队的知青家里藏着一箱外国“禁书”时,他们三个激动起来。
因为在四大旧书被毁,书籍被烧的文化沙漠时代,一箱外国小说就是无价的宝库。
他们设法偷走了箱子,其中包括巴尔扎克、雨果、司汤达、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福楼拜的作品。
为了保管好这箱财宝,他们把它放在一个秘密的山洞里,取名“库洞”。
还设置了规则:
一次只能拿一本书,所以即使被抓,也只会丢一本书。
罗明和马建玲开始一本书接一本书地阅读,而罗明则主动为不识字的小裁缝学习。
他想用这盒西部小说彻底“改造”小裁缝,让她不再是一个无知的村姑。
和在巴黎一样,三人行的情感关系总是格外微妙。
罗明主动向小裁缝示好,两人关系亲密。同样喜欢小裁缝的马建玲,无意和朋友较劲,选择了默默守护。
同时,这箱“禁书”也给山里人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罗明给村民们讲那部老掉牙的革命样板戏《卖花女》,那是巴尔扎克的小说,并谎称故事来自我们最好的社会主义朋友阿尔巴尼亚。
村民们被迷住了。
固执的村长一有空,就让马建玲给他弹一首莫扎特的奏鸣曲。当然,他以为是莫扎特的歌名永远怀念毛主席。
老裁缝能连续九夜听《基督山伯爵》,不知不觉在给村妇做衣服的时候已经融入了法国水手服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