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男孩几次想要跟女友说分手。
但,女孩依旧乐观畅想自己与他在英国的未来。
你清楚,这粉色的恋爱的泡泡。
这黑夜里,是这个时代的现实。
《别夜》的结局也是狠的。
它用一声救护车的汽笛声告知观众,这别离的一夜并没有表面那么平静。
一个戈达尔式的长镜头,无需画面,便已说明一切。
谭家明是真的狠心。
他没有让这个时代变得像周星驰电影那样,笑一笑就过了。
"狠"这个字对香港电影很重要。
他们之前是知道什么是"狠"的。
只有下狠手,才能撕开遮羞布,找到真实的故事、人。
林岭东的"风云"三部曲——《监狱风云》《学校风云》《龙虎风云》。
哪一部不是直戳社会本质。
他的《目露凶光》不就是借着电影的嘴,说着90年代的事?
金融风暴之下,人人都是负资产。
刘青云饰演的马文信,他好像什么都有了。
但,什么也都没有。
杜琪峯也狠。
所以在《夺命金》里,我们是看到"人为财死"的故事。
但,仔细剖析。
你会从缝隙里看到,面对用养老金买高风险基金,只能回答"清楚明白"的郑女士。
有大势已去,只能靠摆寿宴才能赚回点钱的黑社会大佬。
或是住在劏房里,被逼伤人的老伯,在电梯里面对警察走投无路时的哭诉。
有什么做什么,我都跟着变了
只想找块瓦片遮头
这些人可怜也可恨。
为何落入如此窘境的窠臼之中,杜琪峯没有明说。
再举个例子。
走进武林,不理世事的徐克,也狠。
不是打得狠,而是笑得狠。
在《东方不败3》里,面对洋人的洋枪洋炮。
东方不败飞身就攥住了射出的子弹。
"你有科学,我有奇功。"
这种无厘头下的自信,还能维持多久?
徐克不在乎。
许鞍华近几年的《第一炉香》《七里地》《明月几时有》,和《天水围夜与雾》《千言万语》《女人,四十》,差距在哪。
她自己知道。
这些导演都懂,真实为何物。
但,真实不好看啊。
在林岭东的《回归》里,有这样的一句话:
年轻人,将来是你们的世界
由你们作主
但,这句话也让Sir想起了另一部电影。
《香港制造》的最后也是用了这样的一句话——
世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
但是归根结底也是你们的
这来自26年前的,某种巧妙的联合。
让人觉得熟悉,也觉得陌生。
熟悉的是,《七人乐队》讲的还是曾在这片土地发生的故事。
陌生的是,曾经那些经典作品里的小人物、复杂的香港城、人心叵测的街头已经不见。
望向这字迹工整作文时的疏离感,让你知道,永远都回不到那个黄金时代了。
而那些真实的,不好看的东西,却成就了黄金时代。
时代到底不同了。
叹息,不舍,也无济于事。
所谓《七人乐队》。
奏出的哀伤与怀念,也不过是大梦一场后的失落与彷徨罢了。
但。
至少他们曾经真实过不是吗?
就像一个带伤归来的士兵,说着些词不达意的温情。
还记得《算死草》里那段几乎算不上"对话"的对话。
陈梦吉躺在床上问自己老婆:"我好孤独"的英文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