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仙贝一战成名后,蔡衍明发现由于"仙贝"与"先背"同音,有些企业认为不太吉利,便又陆续推出了雪饼和其他产品,满足不同职业和工种的需要,成功将旺旺在台湾米果市场的占有率拉到了95%,迫使老牌食品大厂统一与义美相继退出竞争。
老一辈企业家的家国情怀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我们的文化中有一些东西固执存在,时间和距离都无法使它湮灭。
因此,成功逆袭的蔡衍明,开始把眼光看向内地。
在选址时,蔡衍明放弃了条件更好的沿海地区,选择了当时交通并不方便的湖南长沙市望城县。
选在这里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这里的稻米资源更为丰富,二是望与"旺"谐音。1989年,他直接注册了"旺旺"商标,成为第一个在内地注册的台湾厂商。
1992年,蔡衍明正式在那里设厂。
没想到生产了300多份订单后,他却遭到了经销商的刁难,对方要求收到货后再找款。蔡衍明不愿意坏了规矩,于是遭到经销商毁约。
订单成了烫手山芋,在本地直接卖也卖不好。
蔡衍明干脆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这些产品免费送给广州、上海、长沙等地的中小学生试吃,当做广告宣传。结果不仅成功吸引了一大波回头客,还一举打响了旺旺在内地的知名度。
1994年,包括康师傅在内超过一百家的竞争者,纷纷推出米果产品抢夺市场。
蔡衍明用伤敌一百,自损八百的割喉式战术,不仅推出新产品,还把米果的产品价格从1公斤50元打压至30元,远远低于自己的成本价。彻底把当地百家以上的竞争者,统统逼得退出市场,但也成功把把旺旺在内地市场的市占率一举拉到六成以上。
配合着魔性广告,旺旺成为很多人童年不可少的回忆,比如帮妈妈买东西后用剩下的5毛零钱买了旺旺仙贝。
两个小伙伴,互相交换旺仔牛奶和旺旺雪饼增进友谊。
旺仔QQ糖也是很多小朋友的挚爱,原来QQ糖在台湾省上市的时候,叫做"婷婷糖",用的就是蔡旺庭名字的谐音。
广告语中那句"come on baby"则是蔡旺庭小时候的口头禅。
最好笑的是,这么魔性的广告,居然有续集,比如再看我初始版。
李子明再看我传承版——
这些魔性又洗脑的广告,很多词都是蔡衍明自己想到的。
更魔性的是,相隔十几年的广告不仅有"传承",人物还会随我们一起"长大"。比如李子明同学爱喝的旺仔牛奶,如今出现了同比放大的8L版。
还有一个真传承冷知识,旺仔已经有娃了,孩子妈是浪味仙……不知道这是哪位公子的脑洞?
堂堂正正的爱国企业家
蔡衍明除了让旺旺在食品领域伸展拳脚外,还进入了传媒业。他接连买下中时集团、香港亚视,进军媒体娱乐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