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来源:K 社
" 妈妈已经给你找好关系了 "
" 你直接就进话剧院,在那儿当演员 "
上面这段台词,出自近期正热播的某部国剧。
不过在开播当晚,剧情里几处托关系,找门路的片段就被紧急删了个干净。
而之所以会这么风声鹤唳。
大抵和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考编事件有关。
不过今天倒不是要吐槽这场乌龙,而是想起,舞台的聚光灯下,有不少人迷失其中。
可能早已忘记,演员本就是一份工作。
而这份工作,与其他行业无异,本该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人艺,即北京人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创办于 1952 年,首任院长是著名剧作家曹禺。
它不仅是鼎鼎有名的「郭老曹」剧院。
郭沫若、老舍、曹禺的经典作品
《茶馆》《日出》《雷雨》《龙须沟》
至今还在人艺的舞台上,只要开演,场场爆满
也培养了一批我们眼中实力过硬的戏骨们。
2019 年,北京人艺时隔数年重启「表演培训班」。
不止范围从应届放宽到毕业多年的「社会人」,计划招录人数更多达 30 名。
这消息一出,引得 1000 多人争相报名。
然而,最终却只录取了15 人。
虽然是接近百里挑一的比例,但其实,原本没有引起多少「圈外人士」关注。
直到 2022 年,也就是今年的六月份。
北京人艺建院七十周年,一部纪录了学员班考核培训全过程的十集纪录片《我在人艺学表演》,作为献礼首次开播。
看完后大家这才发觉,想进北京人艺到底有多难。
首先,艺和德缺一不可。
艺,是能力,也是潜力。
如今已是人艺副院长的冯远征曾在采访里透露过些许招人的现状,说有的年轻人,北电中戏毕业后来面试,竟然还是表演艺考时从培训机构学到的三板斧。
讲到这儿,冯远征有点纳闷地问:
四年都没练过功,那我要你干嘛呢?
而德,即是德行,也是人品。
不要装腔作势,不要弄虚作假。
他打了个比分,说有些小孩耍小聪明,有些小孩儿爱在背后搞小动作。
要像这样,那对不起,一概不要。
其次,还有项硬性规定不能违背——
培训班学员一年不允许在外接戏。
秉着前面的标准,他们从八百多人里挑出了十五名学员。
其中不乏已经拍戏数年,小有名气的演员,例如在《觉醒年代》里扮演鲁迅而被大家所熟知的演员曹磊。
可后来,曹磊因时间冲突,无法满足不接戏的规定,在已经培训半年的情况下,遗憾退出学员班。
可能有人会问,话剧演员在外演戏不是挺正常的吗?
的确,挂名拍戏如今屡见不鲜,稀松平常。
像有些话剧院,挂名几百个演员,可大部分演员十几年一场话剧都没演过,全在外拍戏。
但在北京人艺,历来不开这样的绿灯。
甚至不仅仅是针对新人,这项要求对人艺所有在编演员一视同仁。
即便好的话剧演员,演戏的邀约不会少到哪里去,而一场话剧 1500 的酬劳,也实在难与片酬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