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要是咱自食其力不甘示弱的婶子,那就得舞出我人生,做得好甚至还有族花打投。
但你要问老红书最精髓的地方在哪里?
那只能是手写输入。
昵称可以伪装,照片可以造假,但行为习惯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手写输入本身就意味着年代感。因此,必须得手写,文案得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能确定年过半百。
比如 " 姐没读过书,还是年轻人懂得比较多 " 这句话就得打成 " 女且没言卖过书,," 还是年青人董得比较多,、、"。
别看这话读起来费眼还不连贯,但将 emoji 结合误打出的标点,配合一句话永远有错别字的习惯,才是老红书的终点。
不得不说,仅凭这些就判断它是严肃文学的文艺复兴有些牵强,为此,我建议你阅读这份《老红书爹味手记》,以作补充说明。
如果作家之上还有作家,那一定是被誉为严肃文学之巅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氏。在他的《死屋手记》中,陀氏用冷静的文笔,描写了一出表现沙俄时代监狱生活的大型报告文学。
而老红书的爹味文学正有了陀氏的风采,它以拼凑的方式,完整再现了赛博社会下中年人的生活画卷。
首先,对于那些还相信 " 从前慢 " 的中年人来说,互联网的冲击不亚于海啸,但他们一边抗拒一边拥抱新事物的姿态,总是让人充满怜惜。
比如 AAA 美男批发部的魏姐,虽然她在事业上的版图甚至涉及了 " 人口贸易 ",但她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中年女人,第一次接触咖啡,难免留下感叹的痕迹。
从那句简单的 " 娃儿买的,、说年青人喜欢喝,些苦哩 ",一个受教育程度不高但积极打拼对孩子的孝心有点小炫耀的中年北方女人形象,就这样清晰了。
当然,对于咱们叔来说,比天空更广阔的是男人的胸怀。
在原相机的风光下,海浪快艇仙人掌,看着这么一位老张船长,很快合作意向就铺展开了。
其次,中年人离不开的家庭问题,也无时无刻不在牵扯着他们的心弦。
不是闺女总喜欢穿奇装异服,就是发愁孩子天天在家看些不吉利的东西。
除此之外,老红书的爹味文学还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典型特征:
日常生活虽苦,但他们的生活有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哪个男人不曾独自待在地下车库流泪,哪个男人不曾深夜行走让风吹干自己的眼泪?
也许这就是中年男人该有的生活,撑起生活的苦,忍受命运的摧残,不论怎样都要走下去,男人总要扛住。
毕竟,风浪再大,活了半辈子至少还有个家。想着老婆贤惠,儿女双全,生意还行,叔的腰杆就挺直了些,墨镜背后也有了光。
爱笑的人,不会过得太差。
既然隶属于严肃文学的范畴,它也不会倒戈一面,中年人的十八禁生活总是让人直呼精彩。
不管什么年龄段,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但破坏他人家庭总是不好。
这正是老红书爹味文学的特点,它剖析生活的横截面,给人全面的描写。
当然,即便作家要从生活中取材,但当入戏太深,总不免承受 " 扮演法 " 的弊端。
比如去美女评论区都没人理了,去老妈评论区点赞一整个活学活用了。
最关键的是,自从把人设打造成中年男子后,就成了个名存实亡的孤儿。回老爹微信都要问 " 老哥在哪里发财 " 了,甚至入戏太深觉得自己充满了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