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
与《姜子牙》故事上的高度重合,让人觉得本片在剧本上的严重偷懒。
而更为灾难的是,剧中很多人物的行为动机,完全缺失。
比如,杨戬为什么蒙冤落魄?
12年镇压玄鸟,杨戬立下大功。
并非世人所说,是为了惩罚妹妹触犯天规,而将其镇在山下。
那么,为啥杨戬还要被贬呢。
配角也是一样。
申公豹为什么要帮助沉香?
巫山神女明明暗中帮助沉香,为什么要杀人,为什么要重金请杨戬找沉香?
12年了,杨戬既然挂念妹妹,为什么不想办法见见自己的外甥?
……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片中有太多太多。
要么根本没有提及,要么一两句台词简单敷衍,却根本经不起推敲。
人物动机的不合理,继而造成剧情上的推进生硬。
以至于,所有角色都成了推动特效展示的工具人。
而即便我们观众自己把这些情节漏洞去补齐了,也会面临一个更糟糕的问题:
电影所表达的情感内核和主题价值观,太悬浮了。
《杨戬》和《姜子牙》一样,最后所要探讨的都是一个极其宏大的「电车难题」:
救天下苍生,还是救一个人。
作为苍生之一的观众,实在无法体会神仙们的这种价值辩驳。
口口声声喊着「天下苍生」,但电影中其实从没表现过苍生。
这就让电影中的角色和试图传达的情感,变得高高在上,空洞无力。
这种悬浮感,也成了近几年国产动画普遍存在的老毛病。
比如《白蛇2:青蛇劫起》。
有意让小青经历「女性意识的觉醒」。
但是,电影中对她觉醒的过程、结果的展现都是空洞的口号式呐喊。
更关键的是,电影一边打着「女性意识」的话题,一边又充满了男性凝视,有着物化女性的嫌疑。
不仅没接地气,还造成口碑的反噬。
再比如《姜子牙》。
还是让姜子牙在仙界和天下百姓之间做出选择。
口号喊得又空又大,观众看得又累又懵。
然而,主题悬浮,又并非神话题材的原罪。
本片名为《杨戬》,但故事其实源自于《宝莲灯》。
而原版《宝莲灯》的主题内核,是很接地气的——
终究落在了沉香对于母亲的思念,和对封建体制的反抗。
《杨戬》却以二郎神这个沉香的「二舅」为主角,大大削减了对于沉香的情感刻画。
同时对于杨戬自己的情感,也描写得模糊而摇摆。
在前面大部分时间,完全将其置于一种空洞的旁观者视角。
之后又突然用各种反转,强行给杨戬加戏。
以至于最后的情感爆发,显得十分薄弱,缺乏共鸣。
相比之下,同样是改编神话传说,《哪吒之魔童降世》就讨巧得多。
将原来反封建、反父权的时代性主题,精炼成家庭教育、边缘少年等现代性话题。
以小见大,用更为贴近地面的视角,来传达更广泛的情感共鸣。
获得大众认可,也是自然。
放眼国外,成功案例就更多了。
就拿皮克斯来说。
《寻梦环游记》借助了墨西哥亡灵节的传统民俗,追问了生命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