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在一开始的旁白中也点明这个主题。
三十而励,在时光的洗练,时代的铿锵中,我们不断更新对世界、对生命提问的能力
三十而立,我们从每一寓言里,辨认自己,也认识他人的内心,他人的真理
三十而骊,骊色骏马,飞云踏海
指的就是,女人就算过了三十岁,依然可以如一匹黑马般,闯入大众视野,在人群中闪耀。
那时姐姐们登场时,争奇斗艳,各有特色。
宁静上来就是一句:
还要介绍我是谁
那我这几十年白干了
张雨绮拿到 X 卡,还没听人解释规则,自己先下了判断——我是最棒的。
不管是不是闹了笑话,这最起码展示了姐姐们就算过了 30 岁依然保持自信的状态。
还有文艺片女神万茜、傲娇公主伊能静、古灵精怪的黄龄、把努力写在脸上的蓝盈莹、不争不抢的阿朵 ……
仔细回想,第一季里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姐姐们,她们或许有争议,但是都曾经鲜活地出现在舞台上,展示着自己的个性,热情地进行着合作。
姐姐们扭转了人们对女性 " 扯头花 " 的刻板印象,在节目中看到女性互相帮助的情谊和联结。
可惜,高光没有被延续。
很快,百花齐放的大观园变成了角斗场,节目不再将讲述 " 女性的故事 " 放在首位,而是一心想着如何不被淘汰,回归俗套。
乘风破浪的姐姐,最后变得——
02
随波逐流
很大一部分要归咎于节目的规则设计。
《浪姐 1》的导演吴梦知在《人物》采访中也谈到这个问题:
《姐姐》最大的缺失,是我没有把她们人生中最精彩的东西做出来。一开始是有的,所以大家很感动,但是到了中后段,大家全部的力量都去搞团舞了,导致她们的输出越来越趋同,就是我要拿第一,我要赢。没有表达了。…… 没有给她们表达的空间,她就没东西可说,这是我当时感觉特别深刻的一点,但那时候已经拍成那样了,没法再补救了。
当音乐总监赵兆想把《花样年华》改编为带着念白,具有歌剧感的风格时,遭到了孟佳组的反对,她们想改成更加嗨的 disco 风格,再加上 rap 和舞蹈——这是她最熟悉的韩式女团风格,也是竞技下最安全的选择。
赵兆在这一期说了一番话,几乎道出了观众对节目组的质问。
我们做任何东西
都是观众想要什么
我们就做什么
我想问咱们的女团的定义
和乘风破浪
这种突破又在哪儿呢
那我们干脆做回那种
小女孩的女团算了
最后,孟佳组妥协,却带着无可奈何。
投票结果跟姐姐的努力并不一定成正比,在现场投票的赛制下,越燃越炸的舞台就是能获得更高的票数,慢歌基本就是必输的局面。
淘汰了又谈何展现女性魅力呢?
原本各具特色的姐姐,变得千篇一律。
直到比赛结束,一些现场排名垫底的慢歌才不断被人提及。
《仰世而来》融入了民族风元素,加上空灵的吟唱,有着一股出世的精神。
《女孩儿与四重奏》的探戈舞曲,经伊能静、黄圣依、张萌的本色出演,更是展示了成熟女性的魅力。
△ 《女孩儿与四重奏》,伊能静自嘲这是 " 三个作精 " 的表演
这种更符合姐姐们心境和年龄的演绎,才能展现出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和年轻女团的区别,也是浪姐节目的初衷。
一切都只能成为回望后的轻叹。
节目组的骚操作也导致观众好感度降低。
除了被人怀疑的暗箱操作,调配晋级淘汰的名额,节目组为了话题度故意剪辑争议点,制造矛盾,把刚呈现出来的女性情谊又给打破,更是令粉丝失望。
最惨的是蓝盈莹。
本来节目组有机会发掘一个罕见的女性样本——把野心和努力都写在脸上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