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科班出身的学员们,在《拿手好戏》里不仅代表舞台的 " 专业水平 ",他们在舞台之下同样有一种刻骨入髓的优雅,连张颜齐和李斯丹妮这样的戏曲小白都觉得:" 一看就是专业的 "。
让内行人帮助 " 外行人 " 认识传统戏剧,能够推动更多的普通人开始接触戏曲,央视的节目定下这样的基调,在某种意义上结束了争议:戏剧在公众领域中不再是橱窗里风干的花,它选择成为那个 " 活着的 " 文化,为此它不惜重新生根发芽。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戏曲的魅力就在那里,当流行文化成为它的流量入口,当 " 流行 " 成为载体,传统文化只会更生光彩。
结 语:
中国戏曲的千年传承,说到头是植根于民众的审美兴趣中的。黄梅戏的生命在田间地头的哼唱里,在庭院中劳动妇女的热情中。
当醉心于《女驸马》《七仙女》的一代人已经白发苍苍,只靠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无法继续一种艺术的生命活力的——它们本就不是瓶花,而是漫山遍野的野草野花,在岁月洪流中始终保持着蓬勃生机。
传统戏曲 " 老了 ",可那是深深植入我们民族文化血液中的东西,在今天依然能够打动人心。即便它婉转的调子已经鲜有人懂,即便后堂的锣鼓暗哑,只要咿呀的腔调响起,年轻人也会为它岁月河流中的倒影而喝彩。
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我们文化深魂中有许多独具魅力,不可替代的元素,在未来依旧将熠熠生辉。
我想这就是央视和节目组传播传统文化时的心意。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会爱上听戏吗?
来评论区说说吧 ~
上一篇:
拓展阅读:
- 今天头条の作者 -
你的小仙女 E 姐,爱传统的菜籽,爱听戏的河马君
值日生:菜籽 美编:树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