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电影《苹果》,对女性的处境揭示得更直白,批判的力度也更大。
洗脚女刘苹果,人如其名,她的人生就是一个任人嚼任人削的苹果。
在一次醉酒后,她被老板强奸,刚好被户外清洗玻璃的丈夫安坤发现。
安坤很愤怒,但愤怒的不是妻子受到了伤害,而是自己的男性尊严受到了侵犯。
他指责刘苹果 " 肮脏,贱 ",但转身就找强奸刘苹果的老板索要封口费。
得知刘苹果怀孕后,他欣喜的也不是自己有了孩子,而是可以继续利用刘苹果腹中的孩子勒索钱财。
刘苹果被强奸,怀孕,利益共同体却都是伤害她的男性。
到头来,刘苹果只是一个被吃干抹净的苹果。
同部电影里,曾美慧孜扮演的洗脚妹,选择了和刘苹果不同的路。
她不忍耐,激烈地反抗。
但反抗的代价,是被逼到墙角的堕落,是被男性生吞活剥。
男客人摸了一下她,她就用指甲刀砍了男人的半根脚趾。
她被洗脚城辞退后,从洗脚妹变成了风尘女。
在一天深夜,被嫖客抢劫后杀死。
不管做何选择,她们的下场都是一样。
到了 2010 年《观音山》,女主南风用 " 自己 " 去对抗父权。
为了保护欺负她朋友的小混混,她不骂不打,而是在他们面前,往自己头上砸上一个酒瓶子。
血沿着脑壳哗哗地流,她一把就抓住小混混中女生狠狠地亲吻一把。
南风对待家暴母亲又酗酒的父亲,劝不动母亲离婚后,她走到父亲面前就是一顿二锅头猛灌。
你要酗酒是吗?
那我给你示范一下是怎么喝死的。
她对抗的方式,生猛而拙劣。
我打不死别人,那不如搞死自己,吓死别人。
李玉 49 岁这一年,决定在有限的表达空间下,写一个不借助任何父权的力量去复仇的女性故事。
也就是今年的《断 · 桥》。
女主闻晓雨选择用刀刃 " 弑父 "。
所以为什么她不报警?
因为她不信任父权,她要亲手杀死父权。
李玉电影中最常见的两种男性角色类型:
要么,是缺席的父亲;
《红颜》里,所有家庭里的父亲都是缺席的。
你几乎看不见一个完整的父亲形象,而这些父亲又一直存在着,凝视着,审判着。
当单亲妈妈棒打意外怀孕的女儿小云时,丈夫的照片仿佛在直视她们。
要么是压迫女性的父权代表。
还是《红颜》里,小云的婚宴上,众人起哄新郎要对新娘 " 鸡蛋过桥 "。
小云在一群男的包围下,被自己的新婚丈夫把生鸡蛋塞进胸部里,再从裙底拿出来。
生鸡蛋碎在了小云的身体上,众人哈哈大笑。
所谓的婚闹,不过合力完成了一场男人的春梦。
在李玉的电影里,男性之间往往因为利益捆绑在一起。
《断 · 桥》最后的一场戏颇有意味。
当朱方正以为自己快弄死孟超时,他对孟超吐了口水,骂道:
" 你这个底层烂人。"
而当他快要和孟超一起同归于尽时,则立即改口:
" 我们都是穷小子。"
在生死面前,朱方正想要用命运共同体来获取孟超的同情,解开自己的手铐逃离。
可惜,孟超不是男性群体的同谋,而是血刃父权的人。
朱方正无疑是以上两类男性角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