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型。
永远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帜,忽略孩子一切感受。
在陶芳心里成绩永远是最重要的。
于是她逼迫杨莫去上不喜欢的兴趣班,还专制的送走杨莫喜欢的狗。
面对长期被打压的生活,杨莫开始渴望自由,而危险也慢慢到来。
溺爱型。
在妈妈事无巨细的照顾下。
袁午活生生把一手的好牌打个稀碎。
学校里,他成绩优异顺风顺水;生活里,他没妈寸步难行。
能有多废?
很难想象,一个二十几岁的高学历男青年。
在妈妈出车祸危在旦夕之际,他连 120 都打不明白。
妈妈走后他的生活犹如一团乱麻。
巨大的精神负担让他丧失工作能力,无法融入社会还染上赌博恶习。
老婆孩子气跑了,家中房子抵债了,
亲爹带着他背井离乡讨生活,他却跟爸爸撒谎了。
每天早上西装革履按时出门,望一眼写字楼然后拐进胡同里的小赌场。
在没妈庇佑的生活里,成功把自己活成一滩烂泥。
最让人毛骨悚然的是。
在父亲去世后,他竟然决定藏尸冒领退休金。
两个不同的原生家庭,两段濒临被毁的人生。
这种被放大的极与极的碰撞。
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会更加的震撼人心,也更能引起社会的讨论。
更让人惊喜的。
随着后续故事线的展开,还会有不同的家庭加入战场。
共同把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推至顶峰。
由此也可见作者的野心,以及其对社会的意义。
目前《消失的孩子》虽然只更了四集。
但它凭借着不断释出的巨大信息量,已经狠狠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
让人越看越上头,还直呼害怕。
但派爷最关注的。
其实还有它对人性中 " 恶 " 的塑造。
原著结尾处对整个案件的复盘,曾有着堪称神来之笔的一场推理。
具体是什么派爷不剧透。
但我大可把话放在这里。
如果它真的能果敢的拍出来。
那么在我心里《消失的孩子》就是今年最好的悬疑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