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年,作为四大名著收官之作的《水浒传》播出的同一年,琼瑶小说改编的《还珠格格》也播出了,一举创下了中国电视剧有数据统计后的收视纪录。从此之后,作为 " 国家工程 " 几乎 " 不计成本 " 的四大名著电视剧,成为国产电视剧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尔康与紫薇。图 /《还珠格格》
后无来者的 " 神剧 "
有趣的是,在今天央视版四大名著的追捧者里,不乏新生代观众,他们很多出生在这四部电视剧播出之后的年代,但对剧集的熟悉和热爱程度,并不输给父母辈。
两年前,年轻人聚集的 B 站一口气将四部剧全部引进,目前,《水浒传》和《红楼梦》的播放量达到一亿左右,《西游记》的播放量接近两亿,《三国演义》的播放量则已经冲到了惊人的 2.7 亿。
四大名著电视剧,给当代年轻人的互联网生活贡献许多 " 梗 "。比如诸葛亮怒斥王朗的 "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 成为流行语,诸葛亮用头撞击周瑜棺木的一幕被做成了表情包。贾政训斥贾宝玉的 " 叉出去 ",宋江在阵前常说的 " 快去救秦明 ",都能让观众会心一笑。
诸葛亮表情包原图。图 /《三国演义》
还有一些梗更是火得猝不及防、毫无征兆,今年春节前夕,因为一句 " 我放你回去,以后你家里不会愁吃穿 " 的台词,一夜之间,无数年轻人就把微信头像换成了《西游记续集》里黄澄澄的金钱豹,寓意来年财源广进、衣食不愁。
黄澄澄的金钱豹。图 /《西游记续集》
年轻一代观众对老版四大名著电视剧的推崇,也许比伴随着它们长大的上两代人更甚。屈指算来,翻拍版的四大名著也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年第一批开喷的 70 后 80 后们,早已经成为互联网的 " 隐身人 ",倒是年轻观众们还在反复对比中,强调新版的粗陋和老版的经典。
央视版四大名著有没有缺憾呢?当然有,例如《三国演义》的打戏失之简略,《水浒传》情节过多删减等等,都是特定年代留下的遗憾。但既然已经被 " 封神 ",微小的缺点自然可以被忽略,优点却可以无限放大,在一些舆论场景下,四大名著已经是不容批评的 " 神剧 "。
说到底,年轻人对老版四大名著的热情背后,也有对当下国产剧的深深不满:彻底进入影视工业时代后,既不想为国产烂片烂剧消磨时间,又看腻了韩剧的缠绵、日剧的矫情、美剧的故弄玄虚,回过头品味老版四大名著的古典意蕴,就成了再也吃不到的珍馐美味。
于是,在无数人温情脉脉的回望里,老剧周身都散发着艺术的光晕。
走出四大名著的日子
四大名著的故事,都是悲剧和喜剧、宿命和巧合的集合体,这与生活的逻辑不谋而合。台前幕后,戏里戏外,那些陌生又熟悉的脸孔,都在迎接着属于自己的人生际遇,那好像也是电视机前的我们的写照。
有人借助角色,完成了演艺生涯的重要飞跃。
九十年代初,《三国演义》众多角色都已敲定,只有第一主角诸葛亮的演员迟迟没有定下来。曾经的奶油小生唐国强,作为周瑜的候选人来到剧组,却成了诸葛亮的最终人选。当时,有些人知道唐国强演了诸葛亮如此重要的角色,都觉得这个 " 小鲜肉 " 不能担当大任,告状的信一直写到了有关部门。总导演王扶林力排众议,录了唐国强的一段《隆中对》送上去,以证明其演技。此后,再也没有人质疑诸葛亮的选角。
唐国强饰演诸葛亮。图 /《三国演义》
有人在一阵闪耀之后沉寂。
成功饰演刘备的孙彦军,很早就离开了演艺圈,上一次上新闻,还是家中电瓶车着火,网友纷纷调侃," 的卢果然妨主 "。《红楼梦》中的一众主演,除了邓婕之外,几乎都淡出了演艺圈,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患病后出家去世,饰演板儿的李玥因车祸不幸身亡,思来都令人唏嘘。
也有很多人,在离开角色后,成了和我们一样的 " 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