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师长级别的变成了以大校军衔为主,“张大彪”这个副师级大概率是上校了。
军衔在当时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便于和外军的对等交流;图为板门店停战谈判期间,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准兵团级、1955年授少将)和朝鲜人民军参谋长南日大将。
另外由于基准军衔的下压,55年还出现了很多副军长、副军政委、军政治部副主任授大校衔的,还有上校衔的军副参谋长呢——而这些人中很多恰恰是抗战中培养起来,解放战争中迈入高级指挥员行列的年轻一代干部。
像张大彪这样抗战初期才参加队伍,已经算是晋升得相当快了,完全对得起他“打仗是把好手”的评价…所以那种资深的“副师级”老红军授大校的待遇,张大彪同志还差得远呢!
这并不是解放军“小气”,相较于革命困难时期那些劳苦功高的同志,还有倒在斗争途中的先烈们,这是另一种的公平!
下一期:李云龙的少将到底亏不亏?
(未完待续)
原创不易,喜欢请不吝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