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很好,但是能不能不要再给我画饼了,我咽不进去了,我在戒碳水。"
后来,一想到自律的健身,只是让自己在婚恋交友市场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鸟鸟决定捡走另一条路:" 算了,我还是戒色吧。"
用常规的自律准则来看,鸟鸟这样,肯定不对:你怎么能放弃呢?你不要完美的真我了吗?你不要自由了吗?
而鸟鸟的答案是:" 自律给你自由的真正含义,就是只要自律地不去想(教练的)胸肌,我就可以自由地吃炸鸡。"
自律当然可以带来一些自由,但片面的自律,绝不该是自由人生的全部。
你大可以放松一点,朋友
此时再回头看一下杨超越的那段话:你嘿嘿嘿的时候人家都在往上爬了,人家都做总裁了!你还在那嘿嘿嘿!
" 看看你躺在那的人生,你看看晚辈给你拜年的时候,你能发出来的红包才几块钱。"
此时大家所想的,或许就像鸟鸟说的,你说的自律很好,但能不能不要再给我画饼了。
" 自律即自由 " 的说法流传了太多年。
尤其如今在各大社交的宣传下,自律,俨然已经成了永恒的流量密码,画风也逐渐跑偏。
在一些博主的宣传中,自律,更和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未来走向划上了等号。
低级快乐,高级自律,是类似内容的常用话术。
不管是运动健身,还是工作学习,自律 = 优秀,自律 = 高级,自律 = 自由。
" 好的,我又成了假装努力了 "
内容只要和自律沾上边,便仿佛是拿到了打开成功大门的万能钥匙;
但凡表现出哪里不自律,则是 " 低级 "" 自控力差 "" 能力堪忧 "。
自律永远有新标准,永远有更高的台阶,自由却永远也摸不到边。
这两天,还有个 " 女生每天运动 1.5 小时 9 月瘦 45 斤 " 的新闻也上了热搜。
在相关微博的热门评论区,大家第一时间的反应,不再只是羡慕求攻略,而是忍不住叹一句:
" 好幸福啊,每天有 1.5 小时可以用来运动。"
当在学业、家庭、工作中间打转,一整天忙碌下来,好不容易放松片刻 ……
屏幕对面也好,身边的人也罢,又在不停传递一个声音:你这怎么能行,可不高级。
图源:小红书
自律的尽头是不是自由不知道,焦虑倒是很常见的。
打开各种自律打卡社交帖,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各种焦虑铺天盖地。
" 加班到 12 点多,终于有时间回消息、看朋友圈,一不小心就到了一两点,我是不是完了。"
" 身高 170,体重 102,晚餐吃了火锅,看看别人怎么控制饮食,感觉自己没救了。"
而这也正是杨超越们的言论,让人们感到不适的原因。
当 " 年轻人 " 频繁登上热搜,被教学、被分析、被指责时,他们的内心活动可能只是:
讲真的,明星也好,专家也罢,都请少指点些吧。
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但请不要以既得成功者的姿态,高高在上地贬低、干扰别人的生活。
对于许多人而言,能有一时半刻‘清醒的堕落’,本身就已经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