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孙红雷,祖峰,姚晨,吴刚等人主演的谍战剧《潜伏》一直经久不衰。
该剧剧情不甚复杂,主要讲述由孙红雷饰演的我党地下人员余则成,与游击队长翠平假扮夫妻,合力在天津军统站搜集情报。
最后,余则成离开大陆,继续潜伏,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属开放式结局。1950年,中国台湾爆发了震惊海外的“中共间谍案”,吴石、朱谌之(朱枫)为此案两位主角。
吴石、朱枫亦为余则成、翠平的原型之一。
因为他俩的上级吃牛排时被特务捉住,遂经受不住拷打,出卖我党安插于台湾的地下工作人员。
时任“保密局”的局长毛人凤起初不相信吴石竟是中共地下党员,连连问询是否抓错人了?
2013年,一座“西山无名烈士广场”在北京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拔地而起。
这块占地3000平方米的广场,由解放军原总政治部牵头建造,纪念1949年前后,我党秘密派遣到台湾的1500名“无名英雄”。
在广场正中,有四个人的雕像,吴石、朱枫赫然在列……

图 西山无名英雄四烈士雕像
一、弃暗投明,国民党不亡没有天理
1894年,吴石出生于福建福州市仓山区螺洲乡;1911年,他与同乡好友吴仲禧弃笔从戎,投身福建北伐学生军,参加辛亥革命。
1912年,清末帝溥仪宣布退位,大多参与北伐的学生军或继续留在部队,或返回原籍继续求学;吴石只身一人前往武汉武昌预备军官学校学习。
1916年,吴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北保定军校学习,同期学员中还有日后大名鼎鼎的白崇禧、张治中等风云人物。
吴石前后在武昌和保定军官学校学习4年,每逢考试,他的成绩总是会名列全校第一。
“小诸葛”白崇禧非常纳闷,自己平日里认真听讲,一丝不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前总是会刻苦温习。
反观吴石上课经常开小差,私下也没见他多用功,为何每次考试总能名列第一?
当时的“小诸葛”还是嫩了点,他不清楚有的学生自幼天赋异禀,或许平时成绩不咋地,每每关键考试时就会爆发出无穷的潜力,获得高分。
同学们私底下给吴石取了个绰号“吴状元”。
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东渡日本,进入日本炮兵学校深造,后转入日本陆军大学,皆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名震日本和中国军界。

图 在日本陆军大学学习的吴石
吴石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立志做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为祖国争光。
闲暇之余,还要抽出时间学习英语、绘画。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吴石已经成长为一名“文武双全”的杰出英才,他能文能武、能书能画,会英语、日语,上天入地简直无所不能。
就连老蒋都对身边人说:“吴石这个人是难得一见的军事奇才。”
1937年7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已经升任少将的吴石进入国民党参谋本部第二组担任副组长,兼任第一处处长,主要负责对日作战搜集情报工作。
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吴石升任军令部第二厅第一处长,每周都要向蒋介石报告日军最新动向。
1939年,吴石调任第四战区参谋长,跻身为国民党军队高层,参与了“第三次长沙会战”作战计划的制订。
吴石曾东渡日本求学,在情报部门长期负责侦查日军动态。
他认为在“第三次次长沙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必须坚守正面,分出兵力转到左右两侧,消灭日军有生力量,迫使敌军首尾不能相顾。
吴石制订的作战计划得到了包括薛岳在内许多一线作战人员的认可。
此时的吴石仍对蒋介石集团抱有幻想,不过有两件事彻底让吴石下定决心弃暗投明。
1940年初,吴石前往广东韶关进行视察,在韶关,他重见了相隔20余年的老友吴仲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