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放后,国民党败退至广东、福建一带,吴石将军向解放军部队及时传送了国民党留在西北各地的部队番号、人数、整编计划等绝密资料。

图 吴石与妻子王碧奎(图右)小儿子吴健成的合影
后来他又把国民党军在长江以南四川、湖南、广东、贵州等地的兵力部署图送交我党。
1949年8月14日,正在福州任职的吴石突然接到蒋介石的委任状——任命他为国民党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马上赴台湾任职。
去台湾前,吴石与好友吴仲禧见了最后一面。
吴仲禧受中共党组织的委托,向吴石提出了建议:“如果没有把握就留在大陆,不必要冒险。”
吴石断然拒绝,他义正地词严地说道:“仲禧,我的决心已经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情太少了,现在既然还有机会,个人风险算不了什么。”
眼看吴石心意已决,吴仲禧不好再劝下去,嘱咐了几句后,二人匆匆分别。
1949年8月底,吴石携夫人王碧奎,和年龄尚小的一对儿女前往台湾,大女儿和大儿子留在祖国大陆。
赴台任职前,华东局给他的代号是“密使一号”。
1949年12月底,已经担任国防部参谋次长的中将吴石,与一位朱枫女士频繁会晤。
倒不是吴石外面有了情况,朱枫乃中共地下党员,赴台负责与吴石、蔡孝乾等我党重要情报人员单线联系、传递情报。
朱枫,1905年出生于浙江宁波镇海一户富商家庭;1921年,朱枫入宁波女子师范学堂求学,受女共产党员陈修良的影响,加入“五卅”学潮,投身革命运动。
1926年,朱枫拜大书法家沙孟海为师,沙先生为其改名“朱湛之”,字弥明,表示永远光明磊落。

图 朱枫赴台前的最后一张留念照
朱枫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上亦写着“朱谌之”,“朱枫”是她参加革命工作后的化名。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朱枫继续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她在浙江老家举办义演义卖,组织抗日宣传,会同医院职工救护受伤军民。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朱枫毅然变卖家产,与丈夫朱晓光赶赴武汉参加抗日活动。
同一年,朱枫加入新知书店。新知书店是我党领导的秘密联络点和宣传阵地,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店。
因为经济拮据难以运转,朱枫主动向书店捐赠500大洋用于日常开销。
1938年冬,朱枫回到浙江金华筹集物资,她变卖了结婚戒指,换来3200元革命经费。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朱枫的爱人朱晓光被囚禁于江西上饶集中营。幸得我党及时援救,夫妻二人这才转危为安。
1944年初,朱枫在上海“同丰商行”工作时不幸被捕,出狱后她赶忙将剩余的一些存款用于革命经费,交给党组织。
1945年春,经徐雪寒和史永介绍,朱枫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她被调离书店,赴华中局在上海的贸易部门从事情报部门工作。
朱枫乃大家闺秀出身,经过多年对敌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待人接物应付自如,为人处事落落大方。加上是女同志的身份,给情报工作带来许多便利。
1948年,朱枫调入上海地下党在香港创办的“合众贸易股份公司”,继续从事财经工作和秘密交通任务。
1949年11月,朱枫接受党的指示,经华东局派往台湾执行秘密任务;1949年11月25日,朱枫乘坐轮船赶赴台湾基隆。

图 大义凛然的朱枫烈士
党组织之所以会委派朱枫作为吴石等人的秘密联络员,主要考虑到朱枫的女儿陈连芳,由其妹妹朱贻云抚养。
朱贻云和她的丈夫都是国民党机关工作人员,朱枫完全可以打着与女儿、妹妹一家团聚的理由赴台。
当时的台湾正笼罩一片“白色恐怖”中,蒋家父子正到处派人逮捕和屠杀中共地下党员,甚至还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