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段处长的第二个原型,是二李所部副参谋长兼参谋处长许少顿。
《管文蔚回忆录》(续)中,记述在郭村战斗前夕,许少顿受李长江的委派来郭村催促挺进纵队早日离开他们的地盘。其间,曾带他围村转了一圈,没有看到工事。挺纵参谋长张藩对他说:“我们是借道经过,暂时休整,根本没有工事。”又带他看部队的情况,“有些战士正在唱歌。他听到‘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歌声,觉得很新鲜,连连叫好,摇着腿,跟着哼。我对他说:‘你喜欢这支歌,我可以叫人抄了送给你,回去让弟兄们也唱唱。’他说:‘好、好、好!’”
这和电影中段处长在孟司令员陪同下巡视新四军驻地时称赞“春天的太阳放彩光,胜利的歌声响四方!”的那一段是不是很相似?
由于郭村战斗获胜,陈毅到来后又叫停了对泰州的围攻,二李解除了对陈同生的软禁,道歉后又送其回到郭村。代表二李送陈的,也是许少顿。因为刚刚打过一仗,群众对打仗不行欺负老百姓特别行的二李部队无不怀了刻骨的仇恨。远远看到正在迎出村来欢迎归来的陈同生的群众,吓得许少顿赶忙取下国民党军的佩章符号。因为当时新四军的军装与二李部队无异,没了佩章符号的许少顿也就被群众误认成了新四军。群众对二李部队的强烈控诉和对陈同生一行的热烈欢迎与慰问,给这位假冒新四军的许副参座造成了很大的尴尬。
许少顿是黄埔军校毕业,四川乐至人,CC分子。1934年任中统局淮阴办事处主任,后任国民党甘肃省党部书记长,1939年冬受韩德勤的指派任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参谋处长兼教导总队教育长,后又任副参谋长,1940年9月任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东南分区指挥官,1946年任中统局青岛统计室主任,1948年任江苏省保安第二总队少将总队长,1949年4月26日在江苏宜兴被俘。后于关押中病故。
(八)
影片中由八一厂著名反派演员王孝忠饰演的石中柱,就是那个一直挎着中正剑,后来被新四军俘虏后又放回来的那个,他的原型很明确,就是二李所部第四纵队司令陈中柱。

陈中柱生于1906年,江苏盐城人,黄埔六期毕业。郭村保卫战前任二李所部第四纵队司令。和影片中表现的完全一致,历史上的陈中柱就是一个反共急先锋,在战前讨论要不要对郭村发动进攻时,陈是主张进攻最强烈者。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由于他的主战,才导致李长江错判了形势,发起了对郭村的围攻。因为二李部队多是草包司令,唯一能打两下的,也就是陈中柱了,所以李长江认为,只要有陈中柱的四纵队肯打,消灭叶飞个把团不成问题。谁成想陈部所谓的能打两下,也不过是矬子里拔将军罢了,战端甫起,陈的四纵队照样让叶飞打了一个稀里哗啦,陈中柱本人也当了俘虏。
1941年初二李分道扬镳后,其部下多数随李长江投敌,陈中柱则坚持跟随李明扬继续抗战,与强敌周旋于河湖港汊之间。1941年6月初的一天,陈部被数倍于己的敌军包围在武家泽一带,经过激烈战斗,陈中柱身中六枪,壮烈牺牲,成为二李所部为数不多的牺牲于抗战前线的将领。

陈中柱和妻女
陈中柱牺牲后,敌人在打扫战场时发现了他的遗体,便割下他的头,带回泰州城,悬于城门示众。其无头的尸体则被当地群众用门板钉了一口棺材草草掩埋。陈的妻子王志芳——即上图中那位与陈相拥的夫人——经中间人联络,向日本驻军指挥官南部襄吉索要丈夫人头。对方答应将陈中柱的头颅还给她,并约定日期让她自己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