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为代表的主旋律影视剧为什么吸引年轻人? 觉醒年代是什么题材的剧 觉醒年代是一部怎样的剧 觉醒年代良心剧《觉醒年代》之后,需要怎样的主旋律国产剧?
再一次,国产主旋律电视剧,让人体会到了 " 真香定律 "。
打开《大考》之前,确实是抗拒的,因为太主旋律了:
央视一套,黄金档,以新冠疫情大爆发做背景,围绕一座县城里两个高中的数名高三学生,讲述他们和老师、家长以及警察、护士等,如何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与帮助下,抗击疫情,度过高考大关。
主旋律该有的标配元素,都在这里了。
熟悉了美剧、英剧和韩剧的观众,看到这个就可能倒胃口:又来这一套?!
但实话实说,《大考》就跟近些年那些优质的主旋律电视剧一样,一旦开始看,就很难停下来——上头率百分百!
我们不妨趁《大考》热播之际,拆解一下主旋律电视剧,为什么越来越好看。
去宏大叙事
POST WAVE FILM
《大考》暗合了近些年来,国产主旋律电视剧的叙事变化," 去宏大叙事 "。
它也被叫做 " 脱离宏大叙事 ",是说把重要的历史事件、时间节点,通过平民视野和平民故事的方式加以呈现,为故事增添更多的真实感和代入感,让观众在潜移默化里感知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号召。
因为它不吝于呈现小人物身上,那些个性鲜明的优缺点,甚至于说优缺点呈现得越彻底,这些角色所能诱发的情感共鸣,无论喜怒哀乐,也会越发显得真实。
《大考》也是如此。
首先是人物的选择上。
它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田雯雯(李庚希 饰)、周博文(胡先煦 饰)、吴家俊(荣梓杉 饰)等几个学生为基点,由他们串联起同学、老师及其各自家庭的生活与工作状态。
剧里的主要人物,清一色是小人物。
田雯雯,属于是父母带着妹妹在武汉做小本生意的留守学生,奶奶去世后独居在旧房里,哪怕在房梁上见到老鼠,她都舍不得离开奶奶的旧屋。
然后是人物性格及优缺点的塑造。
田雯雯的优点是懂事,即便父母不在身边,她也能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收拾好家务、和谐号邻里、在学校踏踏实实——身为班长的她,有着异于同龄人的成熟与稳重。
但是,她也有缺点,那就是太懂事。
少女独居在鱼龙混杂的老城区旧屋里,很容易就成了小偷瞄准的目标。可是她宁愿拜托社区的阿姨帮忙抓贼,也不愿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因为他们远在武汉,说了也只有空担心,却做不了任何事情。
人物出场,先确定身份、性格及优缺点,之后才引入特殊时期的特殊事件。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观众建立起对人物的认知后,才能在后续的特殊剧情里,看出这个角色的一系列反应和决定。
还以田雯雯为例,当观众知道她被小偷尾随,却因为害怕父母担心而不告诉他们,就能相信并理解,当新冠疫情爆发而她开始发烧时,她依然能挺住不告诉父母。
也就是说,之前的那些看似与主要剧情毫不相关的、日常化的细节,都会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惊人的脉络和踪迹,从而让观众对这个角色产生更深刻的认知。
这些人物的性格细节越日常,所能带来的情感震动就越大。田雯雯如此,其他几个关键角色也都如此。
比如在《大考》里负责搞笑当担的周博文一家,从周博文在第一个镜头里五点起床开始刷题,观众就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所以他与爱打游戏的爸爸,和操心劳累的妈妈之间的互动,就显得如此顺理成章。
他扣留爸爸的游戏账号和密码,甚至与父亲直接叫板,都不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因为他所有的这些举动,都是在心疼日夜操劳的妈妈。
对爸爸的不孝顺,与对妈妈的孝顺,捆绑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