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为代表的主旋律影视剧为什么吸引年轻人? 觉醒年代是什么题材的剧 觉醒年代是一部怎样的剧 觉醒年代良心剧《觉醒年代》之后,需要怎样的主旋律国产剧?
直到吴京的《战狼 2》上映,主旋律电影才彻底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近年来我们熟知的主旋律电影,几乎都笼罩着《战狼 2》的影子:视觉上充满刺激,情绪上大开大合。
为什么受欢迎?
POST WAVE FILM
不过,这个套路现在走到了一个分岔路口:"数星星 " 的拼盘套路,明显已经不再保险,观众也对越发澎湃的情感升华感到疲累。
显而易见,市场需要一种更容易让人接受的影视内容。
于是,电视剧那种家长里短的、故事漫长的、情感细腻的形式,就给了主旋律极大的发挥空间——
这也是为什么在 2021 年,主旋律电视剧会迎来井喷的原因,《山海情》《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勋章》等主旋律电视剧,都在 2021 年大受欢迎。
《觉醒年代》(2021)
以《觉醒年代》为例。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 " 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 ",在 2021 年 3 月 16 日公布了一组数据:《觉醒年代》以 1.241% 的收视率、4.758% 的收视份额居全国第一;而豆瓣上,这部剧显示有 44 万多人看过,5.9 万人在看,17.3 万人想看,评分更是高达 9.3 分。
主旋律电视剧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上边两个部分,分别从两个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性操作不容忽视,那就是 " 年轻感 "。
提及主旋律及其受众,大家的第一印象是年纪大的人。但纵览现在的主旋律电视剧却发现:当它们开始网播,主创在内容刻画上,也就越来越贴合年轻的受众群体。
比如《大考》里,故事的人物,以及串联起周边所有角色,以此来呈现整个社会样貌的主要角色,就是田雯雯、周博文、吴家俊等几个学生,它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就是互联网式的。
所以吴家俊的妈妈才说病句就是这些孩子们的习惯,而教育局长的女儿会说网络直播卖惨最能赚钱。
这些年轻感,让主旋律叙事变得更真实。
这在《大考》里比比皆是,甚至直接成了推动故事往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就是" 上网课 "——对正好在经历着疫情的学生们来说,怕是没有比 " 上网课 " 更让人熟悉的东西了。
手机、电脑和网络,上网课时卡顿,直播时的公屏与弹幕,以及跟主播互动时候扣 1 或 2……年轻人每天都依赖的生活方式,与主旋律的价值诉求,结合得相得益彰。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主创为了追求真实刻意而为,它当下的社会情绪也在催生这种越来越具有年轻感的主旋律作品。
就像擅长主旋律电影的博纳影业的董事长于冬说的:" 主旋律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而是与大众流行文化形成一种默契。"
吴京对这种默契的解释更直接具体:"《战狼 2》有今天的票房,不是我个人的艺术成就,是观众和我一起创造了历史——观众心里这把干柴已经晒得透透的了,只不过我点了一根火柴,把观众点燃了。这是中国人爱国情绪的一个爆发。"
《战狼 2》(2017)
民众整体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怀,近些年来早已成为主流,且越来越年轻化。
这就反过来决定了像《大考》这样的作品,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主旋律叙事,也越来越有更广阔的市场和受众。
明白了这些变化,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像《大考》这样的越拍越好,同时也越来越受欢迎了。
作者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