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士气十足的歌,也只能出现在那个时候,因为往前走,还有一个崭新的世纪可以期待。
一切都在向前开进,城市碾过乡村,炊烟变浓烟,溪流河变下水道。
留在我记忆里的《同一首歌》,还有几缕淡淡的乡愁。
《但愿人长久》《军港之夜》《外婆的澎湖湾》《涛声依旧》《黄土高坡》……
以古典的浪漫抒情,向逝去的田园牧歌投去感伤的一瞥。
《同一首歌》完成的是一场对过去的集体追溯。
通过短暂唤醒加了柔光滤镜的过去,来忘却对未来的迷惘。
不过《同一首歌》的怀旧,却非泥古。
还裂变出新的生机。
先来看一段插曲。
90 年代末,朴树在街头拦下骑单车的袁泉,要随机采访她。
问题也天马行空——
" 你是不是认为夜晚比白天更美好 "
" 你是不是认为早睡早起的人是乏味的 "
" 你幻想吗?煲过电话粥吗 "
" 你歧视同性恋或者艾滋病吗?"
这段采访镜头,后来出现在了袁泉拍摄于 2000 年的《我想》MV 里。
MV 里,袁泉清新灵动,朴树长发飘逸。
虽然在街头浪荡,唱着无助和迷茫,但你能感觉到他们的元气——
不屑一顾、特立独行,莽撞往前走的无所畏惧。
这种独属于新世纪少男少女的明亮,也能从《同一首歌》里窥见。
第一期第一首歌是心跳男孩、动感男孩唱跳的《青春舞曲》。
时尚、动感、青春,充满新生的躁动。
90、95 后很多从磁带里听到的歌,都能在《同一首歌》上看到真人演唱。
08 年《同一首歌 · 和谐余姚》,王心凌穿着枣红色裙装,梳着那几年很流行的斜刘海,唱着传遍大街小巷的《第一次爱的人》。
那时《天国的嫁衣》《微笑 pasta》在内地热播,王心凌炙手可热。
2000 年前后,从台湾刮来一阵清新甜美风。
台湾流行乐坛的四大教主——流行教主蔡依林、电眼教主张韶涵、甜心教主王心凌、可爱教主杨丞琳。
走的都是不同程度的甜美风、甜辣风。
那时的蔡依林,走哪都被要求唱《看我 72 变》《爱情 36 计》。
S.H.E 在《同一首歌》最常唱的是《中国话》《美丽新世界》。
还真是一个 " 美丽新世界 "。
印象中的《同一首歌》是蹦蹦跳跳、花花绿绿、目眩神迷的。
因为是户外演出,请来的当红流行歌手,唱的歌都很能调动现场气氛。
孙燕姿《神奇》《绿光》、梁静茹《勇气》《燕尾蝶》、陈慧琳《不得了》《不如跳舞》。
让每星期五七点半,热闹得像过节。
《同一首歌》还是当时内娱少见的,视野足够开放的 " 文艺大融合 " 舞台。
除了怀旧金曲、港澳台流行大杂烩,它还举办过中韩歌会、中日歌会。
中日歌会对当时的青少年没有太大影响力。
倒是中韩歌会,呼应了韩流 90 年代末以来在内地的盛行,让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02 年中韩友好歌会,孙悦和李贞贤唱跳《独一无二》,不能说毫无默契,只能说互相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