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靠实力,七分靠命。
大多数艺考生的毕业季,和普通人一样。
一开始心比天高,被社会毒打一番后,也认清事实放下所谓的清高,先把肚子填饱。
而再回过头看艺考生的家长们,大多也都迷茫,担心。
学出来能干什么?
稀里糊涂,那就先学吧,也退不了。
人都是面越学越宽,咱们越学越窄。
绝大多数考试家长并没有做星妈星爸的瘾,他们的渴求与高考生的父母别无二致,一句话就能概括:
有个好工作。
唯一的不同是,孩子吃饭、安身立命、出人头地的路径是"艺术",一个看起来颜色多么一点点的专业罢了。
然而就是多出的那么一点点流光、华彩让家长们也背负起额外的心理压力。
在选择最初就已经背负起不一样的眼光,自己的孩子被认为是不适合冲高考独木桥的。
在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等耗材之后,逐渐被瓦解、裹挟、投掷的就是这帮可怜心的父辈们,依赖并遵从了大半辈子的主流价值观:
成功,就是分数高、学校好、专业好、工作好。
并没有人真的去比对高考生与艺考生的家庭,谁在面临晋升、跃层的通道被迫关闭时的挫败感甚至耻感,孰重孰轻。
因为流量和热搜话题早已聚焦在金字塔尖,无论高考还是艺考:
状元的凡尔赛发言与最美考生的惊艳亮相,是成功学不同角度的投影。
它们共同指向了"唯一正确"的标准:
极少数人代言了生活的绝大部分意义。
高分之下、颜值之下的艰辛与孤独,也没有机会惺惺相惜。
如果说,我们与艺考生之间真的有一面"墙"。
那么。
它能且只能叫做"偏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助理:艺谋不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