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王宝强在台上发言:
我知道这是很不光彩的一个奖项,但是可以鞭策你进步。为什么我要亲自来领,因为我爱电影,尊重电影,尊重观众 ......
一番发言态度诚恳,干净利落,让王宝强 " 帅 " 上热搜。
但金扫帚奖仍然因为缺少公信力和权威性,长期陷入被质疑的漩涡。
蝉主写下这篇稿子也绝非有站队的意图。
因为,有没有程青松,其实不重要。
但有 " 金扫帚奖 ",对中国电影而言,很重要。
名利熙熙攘攘,娱乐圈早就经不起批评了,他们轻则暴跳如雷,重则律师函警告。
普遍人心浮躁,烂而且不自知。
沉沦在互相吹捧,优越感爆棚的自我世界里,真正沉下心出作品的人太少。
正如当年导演高群书所说,别给烂片侥幸的机会,要逼着国产电影重生。
保护烂片,就是对电影的犯罪。
我们强调需要金扫帚奖存在,其实是在呼吁 " 批评的声音 " 存在。
对市场而言,若一味的捂住耳朵,批评不被允许,则赞美毫无意义。
对观众而言,若开始失声,对垃圾视而不见,最后只能在垃圾中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