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绝非刻意吹嘘。
剧中演员或在世界自由搏击比赛取得过名次,或直接就是全国武术冠军。
更有顶尖武术指导袁和平护航。
阵容可堪超硬派的黄金配置。
当时 20 多岁的吴京在其中只能算新人。
剧中有一段闯宝塔的剧情。
吴京一人对战七大高手,看得人热血沸腾。
演员人人都有真功夫,细看长棍扫过烛火,有切实的棍风。
几场戏拍下来,吴京的小指也受伤断裂。
随后他在洒满黄豆的地面上与和尚对垒。
黄豆圆滑,常人连正常站立都极难。
演员们下盘步伐的特写,让哪怕不懂武的人都能看出功力。
弹幕齐刷「真功夫」。
但仔细观摩,就能发现吊威亚的痕迹,也有观众怀疑部分镜头是倒放。
彼时深究却不苛责「特效」。
一是出于对情节的惊奇与震撼。
二是来自于对演员的敬佩和体恤。
此外,武侠动作片逐渐衍生出的奇幻旁支,加上了更酷炫的爆炸、炫光等法术系特效效果。
《风云》中,赵文卓饰演的聂风入魔后失智。
手中的魔刀在对决中挥出了四十米巨刃的效果。
但「一眼特效」并不意味着剧情虚假。
而是对演员本身真实功力的进一步加持。
也正是因为合理使用特殊拍摄技术提高影片质量。
才能在一代人心中留下独特的记忆,种下侠义的种子。
真实期待过这世上真有剑气、轻功与内力。
曾经的武打特效,是为真功夫锦上添花。
可现今却本末倒置,特效被滥用成了偷懒利器。
技术的进步并未让武打场面更加震撼。
反而缩水降级,越来越难看。
手一挥,剑一飞。
非但感觉不到武与侠,以及主角的强大。
倒让剧情却变得可笑离谱起来。
最基础的,演员打戏的仪态就备受诟病。
《君九龄》中男主的轻功追逐戏被群嘲。
正是因为演员单吊威亚看起来都十分笨重。
离轻功强调的「轻俊」二字相距甚远。
而在兵器使用与玩法上,也渐成荒谬之势。
刀枪剑戟,神兵利刃,本是打戏的一大看头。
如今却只剩扎眼的特效,以及演员绵软无力的持剑动作。
不久之前,焦恩俊在《小李飞刀》中的转棍片段让人惊呼。
原来这是不用特效就能完成的。
而观众之所以有此惊叹,正是因为有此功力的演员越来越少见。
其实,「挽剑花」一式本是剑术的基本功。
掌握技巧,肯下功夫,就能习得。
如今却几乎全都依赖特效完成。
可如此一来,非但没有展示出应有的侠气。
反而呈现出一种转方向盘的既视感。
演员腕力虚浮,自然无法有力持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