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扮演者林辰涵出演此角时,只有 13 岁。
可见年龄并不能构成打戏力度不够的理由。
演员本身并无武术功底,全靠刻苦训练。
相比之下,直接使用特效确实更省时省力,但效果也必定大打折扣。
《绣春刀 2》中,丁白缨一角剑术凌厉,一刀斩断了沈炼的兵刃。
辛芷蕾凭借这一斩颇受好评。
让观众看到了她在文艺片之外的演绎可能。
短兵相接,没有耍滑的空间。
没有武术功底,靠演员本人自己勤能补拙。
对于优秀打戏,观众自然喜闻乐见。
可相对于一招特效秒天地的场面,想要做好一场实实在在的打戏难度自然更高。
前期训练积累、中期拍摄时间、后期剪辑要求也都随之难度升级。
成本的增加并不能保证效益。
资本流量系统之下,打戏的含金量也就逐渐缩水。
而与之配套的打星、武指、武侠片等相关内容也随之或式微或断代。
放眼如今,有实力经验又正当年的打星四散零落。
像是少林小子释小龙。
或是曾与李连杰一同主演电影《赤子威龙》的谢苗。
都因没有合适的作品演出机会,只能在网络电影中展现功力。
曾出演《宝莲灯》并在其中有精彩打戏表现的曹骏,也在综艺中直言无戏可拍。
最近才在电视剧《底线》中露面。
其实,武侠从不会过时。
中国武侠之所以能独步世界之林,靠的正是一个个实心的拳头。
兵器虽冷,但优秀创作者投入其中的热忱观众仍有感知。
比起如今看似眼花缭乱却虚浮的打戏。
反而是在那些特效不绚丽的时代里。
却诞生出了那么多绚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