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知道:
绝大部分的喜剧,都是用一种夸张的方式,对一种人物或现象进行调侃、讽刺。
丑化+刻板印象,是必然。
某种「偏见」,也是必然。
但关键在于,要把这种冒犯和丑化,做得可爱,不至于让人反感。
这是喜剧创作,最具挑战的一点。
因为其中的边界很难掌握。
一方面,可能是创作者自己没把握好尺度。
即使创作的初心再好,最后呈现的效果也有可能让人感到不适。
就比如这次引发争议的《妈妈的味道》。
从台词到动作再到神情,都极其夸张地展现母亲对孩子的「过度关心」。
本想制造笑料,结果却制造了焦虑。
让人笑不出声,还感到一些膈应。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部分观众过于玻璃心。
听不得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输出。
特别是对于线上的喜剧类节目。
受众是扩大了,但充满敌意与对立的受众也扩大了。
所以,现在的喜剧,既要求创作者要有想象力,同时还要注意分寸感。
或者说,既要照顾分寸感进行创作,还要抓住大众的笑点。
但,在如今这个众口难调、喜恶割裂的时代,谁都难以兼顾所有人的口味。
从外部环境到内部本身,喜剧创作所面临的限制在肉眼可见的增多。
翻过一山还有一山,一切都充满未知。
对创作者而言,所有的阻碍都是艰难的。
但做好喜剧没有捷径,只有一条路:
相信自己,坚持下去。
努力,奋斗,认真做好每一个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