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大喜剧类综艺轮番翻车。
先是《脱口秀大会5》。
从第一期开始就风波不断。
目前豆瓣评分已经降到5.0。
再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
最新的一期中,两部作品引起不小争议。
一个是《男友来了》。
拿女性向恋爱游戏里的「纸片人男友」为笑点,结果遭到了许多玩家的吐槽。
被认为既含有刻板印象,又有侵权嫌疑。
最终,节目组致歉,并下架该作品。
另一个是《妈妈的味道》。
本想用妈妈对子女的过度关爱为梗,结果不仅不好笑,还让许多人感到不适。
两个作品的争议,招来了不少差评。
不到一天时间,节目的豆瓣评分就从最初的8.8,下降到8.1。
好在,整体口碑算是保住了。
但轮番翻车,也折射出来一个显著的问题——
好的喜剧,似乎越来越少;
喜剧创作,似乎变得越来越难。
借这个机会,鱼叔想用一部豆瓣8.5的老片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因为它所讲的,正是喜剧创作中的真实困境。
《笑之大学》
笑の大学
1940年,战时的日本加强了文化监管。
在警察局设立了戏剧检查科。
负责喜剧检查的官员,是向坂(役所广司饰)。
他一生从没笑过,永远板着脸。
但偏偏就是他这样一个不苟言笑的人,掌握着剧本的生杀大权。
椿一(稻垣吾郎饰)是笑之大学剧团的喜剧编剧。
这天,他带着他的新剧本来到检查科。
在这里,他会直面向坂,等待那个红色的「许可」印章。
然而,他的剧本在向坂这却碰了壁。
其他人的剧本都贴了不少红色纸条,以标注那些要修改的地方。
但在椿一的剧本上,一点红色也没有。
非常好?
并不是。
而是太差,差到要全部重写的地步。
眼看「不许可」的章就要盖下。
椿一拼命争取到了改剧本的机会。
但,改剧本谈何容易。
一方面,时间紧张。
此时距离公演,不到一个月。
而向坂给出的修改期限,只有一个晚上。
另一面,要求苛刻。
要把故事地点换成日本,角色都改成日本人。
椿一原来的剧本,是把《罗密欧与朱丽叶》改成了《朱丽叶与罗密欧》。
类似于一种对经典的恶搞。
所以说,向坂的要求相当于把整个故事的背景全部改掉。
到了第二天,椿一如愿改出了「日本本土版」。
没想到,笑果更好。
但,向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什么昨天没一起说?
傻孩子,昨天没说是体谅你怕你太辛苦。
这一次,要求在剧本里加上「为国」的台词。
借此,来燃起观众心中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