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止一句,还要三句。
第三天,椿一在新剧本里确实加上了三句「为国」。
但,却是把一位艺伎的名字叫作「阿国」。
不仅「为国」要继续改,这回还要删去所有有伤风化的剧情。
具体来说,所有的亲吻都要去掉。
亲额头也不行。
而这个剧本,恰恰是一个爱情故事。
第四天,椿一终于改到向坂满意。
但没想到,过了他这关,还有个主管上司。
上司即署长,要求加上一个警察角色,还得是能影响剧情的正面角色。
名字都准备好了,就叫署长自己的名字。
又过了一晚,新角色得到了署长的认可。
但,又轮到向坂不满意。
他认为这就是个跑龙套的角色,没有任何必然性。
等到了第六天,整个剧本终于变得完善。
向坂也终于点了头,说出那句「没问题了」。
趁着兴致高,椿一由着性子向向坂大吐苦水。
不料,酿了大祸。
椿一忘了向坂的身份,而向坂听了也大为恼火。
于是,他又多给了一条,也是最无理的修改要求——
搞笑的词句全部删掉,这部剧还必须是喜剧,连让人在心里笑也不行。
说白了,他要求椿一写出「不能笑的喜剧」。
这明摆着是刁难。
但椿一没有一句怨言。
他没有像之前那样求情,而是坦然接受。
因为他相信自己能够改出来。
整个故事前后历时7天,也对应着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
7天里,向坂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要求,给椿一的喜剧创作制造了无数阻碍。
但在无形之间,向坂的要求也将椿一的创作力推向极限,不断提升了剧本水准。
间接促成了一部顶级喜剧的诞生。
同时,二人的心态和彼此间的关系,也都逐渐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不仅见识到审查者的刁钻,也领会到编剧的心酸。
从编剧椿一之口,也得以看到那些创造好喜剧的技巧和手段。
这之中,有许多常见的喜剧创作理念。
比如戏仿。
就是借别人的作品,进行调侃、讽刺。
借的作品,必须是人人熟知的名家经典。
我们熟悉的《大话西游》《国产凌凌漆》就类似于这种。
而片中,椿一最初借用的正是莎士比亚名作。
然后再从里到外,将这个经典打乱、恶搞、颠覆。
喜剧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比如抖包袱。
这是喜剧中最常见的手段,即把设置好的悬念揭开。
椿一写了这样一幕:
本该在下一幕登场的神父,竟然提前登场。
这样一来,也就人为打乱了叙事逻辑。
不合时宜的神父,得看着活着的罗密欧说他死了。
包袱一抖,笑点即出。
比如谐音梗。
为了将三句「为国」放进剧本,椿一加入了主角母亲煮回锅肉的桥段。
「锅」即「国」。
前面对国的热爱,后面变对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