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美绝,如今丑绝,谁来救救她是什么歌,曾经美绝,如今丑绝,谁来救救她什么意思,她这该死的美貌曾经美绝,如今丑绝,谁来救救她
这些不同气质、个性的美,交由现在的影视化装师装扮,恐怕就是千人一面的空洞躯壳了。
但杨树云死磕,往细节里磕。
设计之初,他定下 " 异中求同 " 的总方针,接着反复剖析人物,把人物异于旁人的特质从文本外化到妆造。
如贾宝玉的白珍珠髻璎银翅冠。
不同于辫发,这冠并非书中所有,而是杨树云依据北静王爷对贾宝玉 " 面若春花,目如点漆 " 的印象自创而来。
有这珍珠冠相衬,果真俊俏非常。
妆容也处处讲究。
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眉眼。
盛唐时期,唐明皇曾令画工作《十眉图》,依据弧度和粗细,列出鸳鸯眉、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却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晕眉十种画眉范式。
杨树云为剧中人物设计的面妆,便是熟读史料、汲取灵感后再创作而来。
如今细看 87 版《红楼梦》,几乎很难找到一双画法完全相同的眉眼。
林黛玉的 " 似蹙非蹙罥烟眉 ",眉头向上,眉尾向下,起伏平缓,就像两缕青烟挂在面上。
图源《装点红楼梦》
王熙凤的 " 两弯柳叶吊梢眉 ",眉头向下,眉峰高挑,已有种精明厉害的气质。
图源《装点红楼梦》
再把髻角两边的头发编成小辫,往头顶后拉固定,进一步提眉吊眼,更显古韵。
仅这一处微小的弧度变化,就能塑造出不同的气质。
功夫不繁杂,很轻巧。
但如今又有多少影视化装师,肯在这轻巧上下 " 笨 " 功夫呢?
多年后,谈及为 87 版《红楼梦》做造型设计的岁月,回忆起反复研习史料后终于找对罥烟眉的感觉,杨树云眼里还噙着泪水。
五十多年的影视化装工作,他是当艺术创造来做。
每一个造型,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
如今 " 化繁为简 " 的新一代化装师们,恐怕已无这份追求。
但美的范式不止一种,古韵亦是如此。
今日再谈杨树云,不止因他曾为国产古装剧留下过古典美的绝唱,更因他为后来者留下一套工作理念和方法。
如妆造的结构性。
既是指画在脸上的每一笔、穿戴在身上的每一件装饰都要分寸恰当,服务于整体。
而且,造型不光美,也要为角色服务、为剧情服务,要处于作品的故事结构之中。
就拿《上错花轿嫁对郎》举例。
作为初代言情古偶,这部剧之所以至今仍被观众称道,绝非只是时代滤镜,还得多亏有杨树云增色。
虽然当时剧组经费拮据,但剧中花旦们的妆造,个个有看头,尤其是两位女主。
B 站 UP 主 @丸子不吃才怪曾细致列举过剧中造型,根据场景,衣服就有闺中服、喜服、常服、里衣肚兜、男装五种(不过,杨树云只负责面妆、发式和饰品,服装不由他设计)。
其中光是杜冰雁的男装,便有四套造型、六种变形。
图源 B 站 @丸子不吃才怪
而且,每一个造型都是应剧情而变化。
杜冰雁为寻夫而逃出袁府时,头戴璞头帽,身着丈夫平日穿的便装。
此时配合角色还未男化的仪态,面妆仅是淡化、去除媚气,还有些许女色。
随后假扮少年混入军营。
这是错误示范 ↓
图源《嘉南传》
这是正确示范 ↓
好一个俊秀少年郎。
在自传《指尖风月,面上文章》里,杨树云细说过女扮男装的化妆技巧。
比起无妆或裸妆,他更推崇无痕妆。
何谓无痕妆?
脂粉感能少即少,不可在眉眼上搞大动作,力求妆面素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