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悦开个小差能直接把遗体搞反,差点把人家一键火化 ......
甚至有人马上被拉去停尸房了,结果突然 " 死而复生 "。
别怕,这真的是科学 ......
冷知识:拉撒路综合征
这些奇特的经历都让三悦意识到这份工作有多特别——
死亡,需要认真对待。
三悦的认真肉眼可见,她学会了怎么给往生者防腐、填充修复面部,甚至将 3D 打印技术带进了工作中。
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除了硬核的技术,从事这份工作还得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毕竟殡仪馆从业者,最常听到的就是 "晦气"。
想租房?房东果断拒绝。
参加喜事?出了什么事全能赖在你头上。
只不过,嫌弃你的时候避之不及,需要你的时候则忙得脚不沾地。
三悦跟着司机杨林,在遗体接运车队忙进忙出。
忙到连年三十的晚上还得不停出车,一盘饺子需要分五次吃完。
遇上家属情绪不好,还要被痛殴一顿 ...... 实惨!
等挨过这些苦和累,忍受不被旁人理解,并不算完。
三悦最终能正式入职,是因为她见证了殡仪馆的全部 " 人间真实 ",学会敬畏死亡。
面对形形色色的死者和家属,三悦发现所有人、所有事都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
对于家属来说," 遗体 " 是凝结了所有回忆的个体,总能牵动无数情绪。
有的死者家属上一秒还维持着体面,下一秒却突然崩溃,他们会无端发怒,也会失声痛哭,最后怅然若失。
这些大起大落的瞬间,无不是在证明这些人都曾经是鲜活的生命:
他们来过,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死亡面前的人情冷暖,尤其能勾出我们对家属的审判欲。
起初,三悦凡事爱论个对错。
看到妻子出来替出轨丈夫收拾烂摊子,三悦想到了自己不负责任的生身父亲,没忍住冷笑一声,结果被气极的女人用包狠狠砸了脸。
事后她很委屈,因为她并不是想羞辱对方,而是不解和不甘:
男人做错事凭什么要女人来承担后果?
师姐周娅男懂她的好意,但还是劝诫她:
我们只是摆渡人,不是审判官。
生活不是非黑即白的,每个人的选择背后都有苦衷。
看到女人为丈夫举办的告别仪式,三悦才明白:
她给丈夫留体面,是为了保全孩子的天真和快乐。
所有伤害到她自己这里为止。
三悦甚至很羡慕她的孩子,因为小时候被伤害的妈妈,只会把爸爸犯的所有过错都怪到她的头上。
人们看见事情的一面就总是急于下判断。
大年夜,运送遗体的杨林崩溃了。
60 岁老人惨死家中,四天后才被儿女发现,他们连父亲的遗体看都不看一眼,而是急着满屋子找房产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