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狗 " 的嘲讽(or 自嘲)起源于一位叫 @程 Yooooo 女性博主的 12 秒短视频,她用软糯的声音戏谑和挑衅道:你不行啊,细狗。这被认为是男性的破防时刻,因为细狗不仅羞辱了身材,还贬损了男性的能力。
但与其说我们(男色市场)更需要实用型肌肉,不如说更需要观赏型肌肉,用力过猛的肌肉会留下粗鲁、有暴力倾向、在工地搬砖等刻板印象。当然肌肉要配合颜值,否则就会滑向 " 虾男 " 只能被归类为去头可食的一类。
李诞被称为虾系男天花板
什么样的男性最有魅力?当然随着女性的经济能力和消费能力都在变强,女性在这方面的话语权也在扩大。东亚男性气质模版经历过几次变化,肌肉也在建构男性气质的重要性方面此消彼长。
谁的青春回忆里有 " 花美男 " 这个词?由日漫美少年文化蔓延到韩国,日本视觉系 X Japan 乐队灵魂人物林佳树(YOSHIKI)的美学具有先锋意义,深受此影响的还有 HOT 韩国男团。如果说彼时花美男形象还在非主流范畴," 花美男 " 成为主流意义上的泛东亚魅力男性形象,得益于韩流文化的强化。
XJapan 乐队团长林佳树(YOSHIKI)
花美男,特点是外形瘦且漂亮,带着雌雄莫辨少年或者忧郁的书卷气质。以《冬季恋歌》儒雅大叔裴勇俊和《蓝色生死恋》中苦情男二元彬为典型代表。不过谁又能想到元彬会转型腹肌硬汉,人狠话不多凭借拯救萝莉少女开启事业第二春。
元彬主演电影《大叔》
这个时候的男性气质从内到外都带着所谓的 " 暖 " 和 " 禁欲感 ",这种 " 背叛 " 了钢铁直男的软男子气概,表现为对女性更敏感和更关怀的态度,备受女性追捧,倒逼恋爱市场的 " 暖男 " 当道。
2010 年左右,柔弱的男性形象在日本也衍生了一个分支,被称为 "食草男"。所谓食草男,是指独自美丽的年轻男性,他们通常有刘海、爱穿紧身牛仔裤,异性恋且跟女生说话容易脸红,爱好可能是烘焙或者织毛衣,因为对异性肉体无欲无求的态度而经常被当成姐妹,但其实只是被社会蹂躏过收起锋芒的直男而已。
当时一位自称食草男,20 多岁的经济学学生吉田由纪弘(Yukihiro Yoshida)接受采访时总结所属群体成员的特点:性格温和、没有偏见、欲望很低、自由摆烂、家庭第一。完全逆转 " 日本男人必须充满激情和进取心 " 的传统男性形象。
典型食草男形象
这种最具 " 男人味 " 的日本男性典型代表就是野原广志了吧,一个为了 32 年房贷和供养妻儿而努力工作的上班族,虽然脚臭、有胡渣还好色。
研究食草男的学者深泽真纪分析,食草男群体是在日本十年经济停滞中诞生的一代,他们有意识远离父辈时代的男子气概和炫耀性消费,与其说男性 " 变娘 ",不如说是经济低迷症候群。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与食草男相对的流行女性形象叫 "肉食女"。男性气质被经济环境打击够呛,但越来越多经济独立的日本职业女性进取心和欲望被激发起来了。
" 如今,女性接受更多的教育和进入职场。她们现在很可怕 ",食草男吉田由纪弘这样总结。
以日韩为代表的东亚男性气质的颠覆,当然也受到了欧美文化 " 花美男 " 影响,20 年前英国记者马克 · 辛普森提出了 "都市美型男"(Metrosexual)概念,他们是审美穿搭品味还不错,会花比传统不修边幅的男性更多时间在外表上的中产男性。
通俗来说,就是 " 对改造自己外形不那么反感的直男 ",对应现在被认为是精致重灾区的金融男群体。
演变到现在,发源于韩流文化的东亚男性气质越来越多元了,或者说开始走混合型路线,精致的脸蛋搭配马东锡的肌肉含量,一个个男版金刚芭比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