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的一部,就是帮助包贝尔荣获最令人失望导演奖的《阳光姐妹淘》。
一上映她姐就去看了,出于对原版的喜爱,我本不打算太苛刻要求。
但看完之后只能说,包贝尔刷新了我对「翻拍」二字的定义。
原来翻拍,还可以是字面意思上的1:1复刻。
从调度到运镜,几乎一帧不落。



《阳光姐妹淘》原版和中国版对比
这样形似学生描摹的作品,却要院线上映。
试问,有这功夫我为什么不再刷一遍原作呢?
然而包贝尔在采访中,却表示这样的逐帧复刻,是有意为之。
“我们当时定的想法就是,如果我们能想到比原版好的点子,那我们就拍,如果想不到,我们就照原版拍。”
合着人家就是当学生作业拍的,说是翻拍,实则汉化。

图源:第一导演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影片“适时地”“聪明地”删去了原作中对社会背景的刻画和女性力量的描写。
街头混战变成了校内斗殴,女混混抽烟变成了嘴叼棒棒糖,我最爱的致敬苏菲·玛索《初吻》的片段,直接整个删掉。
包贝尔费心费力地1:1“翻拍”,却好像只拍了原作的外壳。
这部作品的豆瓣短评区,多将炮火冲向导演。
包贝尔本就所剩无几的口碑,进一步恶化。

图源:豆瓣
即便如此,他的待播作品里还有导演的新作。
而且,依然还是翻拍。
对此我只想问,为什么?
为什么再多差评他也照拍不误?
为什么戏还没演明白就去做导演?
为什么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基本的判断?
这些疑问,在我看到张翰的《东八区的先生们》时也产生过。

这部充斥着厌女段子、中年男人意淫,外加咸猪手buff的旷世奇作,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集编剧、制片人、主演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张翰,难道听不到一丁点反对的声音吗?
这些堪称可怕的台词和桥段在编写过程中,真的没有人提出不适吗?
我是一个演员
想当我女朋友是吧
这一个月你给我老实一点
首先在生活当中你得学会
妥协我照顾我
除了这个以外
我一个眼神你必须得懂我
照着我的意思去做

然而,从成片来看,答案显而易见——
真的没有!
网友扒出来张翰之前上职场综艺,带实习生练手的项目,就是《东八区的先生们》。
他带着实习生观看样片,一帧一帧精细修剪,连演员睫毛上要落雪花这样的细节都精益求精。

因为他是老板,提出的要求再不合理,员工也只能咬咬牙完成。
因为他是老板,即使已经看得精神恍惚,实习生的观后感也只能变着法地夸。

电视剧已经惨遭下架,我们就不鞭尸了。
但这个短暂的幕后花絮,足以让我们看到张翰普信的成因。
也是许许多多明星,没有金刚钻也敢揽瓷器活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