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礴大雨中,中国人,苏布拉人,所有人,扛起设备,向着同一个目标奔跑。
夜色中,所有人都仿佛看沙漠中的一缕光。
这一刻,剧的主题再次升华。
哈桑只是当地许多孩子的一个缩影,而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的意义,也不只在清洁能源,它最大的意义,永远是人。
大结局的时候,陈宇又要去北非工作了,结果接到北非朋友哈桑的电话,让他给带臭豆腐。
当两个国家人民的心被打通以后,整部剧的格局也彻底打开。
它揭示了沙漠之光照亮的,不仅是夜色,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而是人与人的情谊。
《我们这十年》讲述的,都是这样独立的小故事。短小精悍,意义非凡。
从《大江大河》到《山海情》,再到《大山的女儿》,已经给主旋律剧走出了一条路,而这部《沙漠之光》让观众看到,这条路,越走越宽。
有继承,也有发扬。
和那些打动人心的 主旋律大剧一样,这些故事依然是以中国发展的波澜壮阔作背景,以个人的喜怒哀乐作前景。
《山海情》有山和海,《大江大河》有命运的江河,《沙漠之光》里,光伏发电站带来的是光,沙漠里的真挚的感情是光,人们的奋斗力量更闪闪发光。
江河入海流,山海自有情,而沙漠里能发出光,这样的民族和国家,当然值得期待。
我们的下一个十年,当然值得期待。
而能拍出这种感觉,说明《沙漠之光》成了,《我们这十年》,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