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综艺下限再度被刷新。
最近,一档名为《美好年华研习社》的综艺 " 出圈 " 了。
刚点开的时候,她姐看到造型古风,宽袍大袖,还欣慰于越来越多的国综开始认真对待传统文化了。
结果细看内容,一时气到不知先从哪点骂起。
这档节目号称以聚焦中华古典文化,传播中华文明之美为己任。
比如这期,让一群年轻人穿古装演一出《红楼梦》。
为了效果更好,节目组甚至请来了 87 版《红楼梦》的造型师杨树云老师。
然而你猜怎么着?
服装舞美做得再精致华丽,也掩盖不了节目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文盲本色。
现场但凡有一个演员看过《红楼梦》,稍微了解自己所饰演的人物,都不会进行这样的表演。
心性从来高洁的黛玉,竟然会觉得自己是大观园里最没用的。
图源:网络
而她安慰自己的理由,则是 " 宝玉不需要自己有用,那我就美美地来,美美地走 "。
这是怎样自我物化的娇妻思维?
原著中 " 才自清明志自高 " 的探春,眼界从来都是 " 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 "。
然而在台上,竟然会因为自己是庶出,不能嫁给王孙公子而自卑。
还有妙玉。
论诗词才华
林黛玉称我为诗仙
论茶艺
我用的茶具
贾府有也没有
而我的排名
排在第六名我都嫌低了
难道我不应该排在第一吗
雌竞,这是雌竞吧?
最好笑的是,身为林黛玉侄子的贾兰,竟然称其为表姨。
编剧连最基本的贾府人物关系都没理清,还敢做这档致敬《红楼梦》的节目。
可要由此说国内综艺都没文化,又过于绝对。
毕竟最近很多节目都在邀请文化人做嘉宾。
比如最近的《脱口秀大会》,请来了作家刘震云。
不久前的《向往的生活》也请去了许知远和刘震云,且效果都不错。
同样是蹭文化的热度,为什么不同的综艺出现了如此两极的评价?
是时候聊聊内娱最近的文化热了。
的确,每次有文化人登上综艺总会出现一些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譬如几天前,刘震云登上了《脱口秀大会》。
一来,就以作家咬文嚼字的角度,将节目中 " 领笑员 " 的称呼,改成了 " 见笑员 "。
理由是," ‘领笑员’这个称呼像是《脱口秀大会》的笑都是领出来,但这个席位其实是看到了台上演员的表演才会笑,所以应该叫‘见笑员’ "。
一个字的改动,既阴阳了某些明明不好笑,却要求观众尬笑的综艺节目。
又用 " 见笑 "" 贱笑 " 的谐音梗活跃了现场气氛。
点评环节,刘震云的发言也别具一格。
他不讲是否好笑,也不从自身出发,而是根据脱口秀演员的内容进行文案分析。
譬如何广智讲了一个自己穷时买不起雪糕,等赚到钱了,哪怕是冬天,也要买一根雪糕补偿自己的故事。
别人听笑了,也就过去了,而刘震云则分析了这个故事夏天和冬天,穷和富的对比,是一种写作中,前后呼应的结构技法。
讲着讲着,还联想到《卖炭翁》中利用天气讲述底层人民的谋生艰难,而何广智也是用天气反衬自己久贫乍富后的内心变化。
再比如小佳在台上讲了去世的父亲。
刘震云说自己是在小佳讲着父亲,忽然提到自己问李诞想怎么死,李诞回说 " 醉生梦死 " 时拍的爆梗灯。
他觉得这是一处闲笔,是文学创作中很妙的一种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