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贱三连,嘲笑张大大缺乏基本文学常识;
讥讽李诞虽然写过书,但并不配称为作家;
调侃阎鹤翔自从搭档郭麒麟混娱乐圈后,就彻底失业了。
扎实的文学功底,和精妙的语言结构秒杀全场,也彻底折服了现场以及屏幕前的所有网友。
文化人们,用他们广博的内涵,活跃的思维,以及灵性的发言打开了综艺内容的局限,也让屏幕前的观众有了更多会心一笑和哈哈大笑的愉悦。
因此,越来越多的综艺,吃到了邀请文化人的蛋糕。
许知远、刘震云这样的文化人,出现在综艺场域里并非偶然。
从某种程度来说,综艺爱邀请文化人,更像是一种投其所好。
因为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走红,为网友所熟知。
比如她姐前几天写过的余华。
因为电影《活着》的传播,也连带余华这个原著作者为世人所知。
但就在观众以为他是位和自己文风一样苦大仇深的作家时。
余华的 " 把快乐留给自己,把痛苦留给读者 "" 我们全家已经没有阑尾了 "" 我靠《活着》活着 " 等采访语录一个接一个出圈,一个比一个好笑。
余华,也就成了网友心目中的余 · 天生反骨 · 喜剧人 · 快乐 · 华。
再比如 " 法外狂徒张三 " 的创造者,刑法学教授罗翔。
因为在课堂上将扎实的刑法知识用猎奇的事例、幽默的表达缓缓道出,使得他迅速在年轻人聚集的 B 站出圈,还被年轻人称为 " 法学界郭德纲 "。
也因此,自从 2020 年 3 月 9 日应邀入驻 bilibili,罗翔在不到半年时间里成为 B 站历史上第二个粉丝量突破千万的 UP 主。
而第一个达到此成就的 UP 主,用了 6 年的时间。
还有在《奇葩说》做导师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擎。
刘擎在聊到 " 下班后的工作消息要不要回 " 这一期里,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一句 " 人是目的而非工具 " 直接出圈,成为年轻人心目中 " 理想主义者 " 和 " 人间清醒 " 的代言人。
还有因为频频发表女性主义见解而被看到的北大老师戴锦华、在疫情之下提出 " 消失的附近 " 概念的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项飙,以及因讲解《红楼梦》而被网友喜爱的台大教授欧丽娟 ……
他们或许走红的渠道不同,但吸粉的原因,无一不是其扎实的文化功底。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段他们的发言在网上热转。
那些众人能感知,却不知道如何表达,以及一些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感觉和思考,被他们以最简洁深刻的讲述出来,并得到治愈和引领。
我们会在迷茫时,被罗翔告诉我们的 " 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 而打动。
我们会在看到互联网上一群人为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争论时,对戴锦华 " 我不参与论战的理由 " 深以为然。
会在人际交往感到痛苦时,听到刘擎说 " 讨好和卑微,是永远不可能成为朋友的 " 而豁然开朗。
……
患有表达困难症的网友终于找到了 " 互联网嘴替 ",也从他们的嘴里了解到了,原来文字还能有这样的力量,原来文化这么朴素而有力。
因此,受他们的影响,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了解一个全新的课程,增长自身见识。
所以,文化人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道理很简单——
娱乐至死的反噬。
君不见因为互联网流行语泛滥,很多年轻人已经无法用正常语言交流。
君不见有些明星没文化到,连签名都有错别字。
君不见我们整个娱乐生活都已经变得幼稚而贫瘠。
因此,当网友发现娱乐圈已经寡淡成一滩死水,远方始终泛着生机的文化沃野,也就成了救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