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 30 年前,国内最火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吗?
打开记忆之门,你会发现——
那些年,你知道的很多歌曲都是因为这个节目被我们熟知的。
比如《十七岁的雨季》,比如《我的 1997》。
比如前段时间引起争议的《星星点灯》。
那些年,你知道的很多社会新闻都是被这个节目曝光的。
比如黑心产业,比如官员受贿。
比如大量未能被关注到的保护伞的揭露。
更重要的是,它为后来的央视输入了大量的人才。
比如白岩松,比如水均益,比如崔永元。
比如柴静、敬一丹、康辉、张泉灵等等等等。
1993 年的某一份报纸这么形容这个节目:
中国人早上最熟悉的音乐,可能要属东方红和第五套广播体操。中央电视台的早间节目《东方时空》使一些人早上起床要伴着电视里的晨曲洗漱了。
没错。
《东方时空》。
那些年,它曾火爆整个中国。
当年,它的宗旨还是——
讲故事、说真话、曝光社会问题 ……
当然,任何一个节目做大做强了之后,必然会伴随着各方面意见的调和,30 年后,现在的《东方时空》依旧存在,但早已不是刚开始的样子了。
所幸,历史总有记录。
我们今年要聊的这个纪录片,恰是那个草创初期理想主义的证明。
《点燃理想的日子》,记录了一群 30 来岁的体制外年轻人,热血沸腾,试图改变这个世界的故事。
可是,对观众来说。
那段日子。
沸腾的,又岂止是一档节目。
01
好看为上
胡维捷第一次见到《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时间的时候是在电梯间。
他是来面试的。
那个时候《东方时空》已经全国闻名,被称为电视媒体人的 " 革命圣地 ",于是在电梯间里,胡维捷不免有些忐忑。
只是突然间,他看到了时间带着的一张播出表。
6 月的某一天,他们要播张元。
而那个时候,张元等人刚刚因为 " 私自参赛 " 而被严厉批评,按常理来说,央视这样的平台是不会特地采访他的。
他于是小心地问了一句。
时间一笑,一副 " 你懂的 " 的样子。
胡维捷这才意识到。
原来这么庞大的央视,还存在这么一个 " 小空间 "。
是的,空间。这也是 Sir 对早年《东方时空》的第一印象。
它就像一个无畏的少年,在电视这样的平台上划出了一刀,留下了一道缝隙。
那些年的电视是什么样的?
主持人必须带播音腔。
节目本身需要正能量。
假大空套官,电视承担的任务,大部分时候只是教育与宣传。
但《东方时空》,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 " 石破天惊 "。
比如播出的第四天。
节目追踪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
非但直接走到现场,揭示遇难者的苦痛。
还追问了事故的产生原因。
更明显的是另一期节目,追查粮食歉收。
节目组去追访市长。
工作日,从早上等到下午,市长一直没有出现。
主持人最后说:
从上午八点二十
我们就来到张家口市政府
要求采访市长
可到中午十二点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人还不知道市长去哪儿了
说因为地市合并工作很忙
但我们以为
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围观的群众爆发出一片掌声。
为什么?
因为这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
社会热点,哪怕是社会负面,都要第一时间追踪。
媒体应当承担起舆论监督的责任。
非但如此。
他们还摈弃了传统电视节目的 " 一本正经 "。
把 " 好看 " 放在了第一位置。
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
而是以平等的姿态来面对观众。
什么是 " 好看 "?
看看后来《东方时空》播出的第一期节目。
由四个栏目构成:人物栏目《东方之子》,生活服务栏目《生活空间》,音乐电视《东方时空金曲榜》,社会新闻《焦点时刻》。
生活节目《生活空间》第一期,就定了一个这样的选题。
《夫妻关系大家谈》。
夫妻坐在一起,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心平气和地把相处中各自那点花花肠子和小把戏全都抖搂出来。
第一期话题更劲爆:私房钱。
- 主持人:到底为什么要存私房钱?那你们存了没有?
- 男士:这是逼出来的 这纯是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