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崩坏,从武侠片的没落开始,中国电影的崩坏,从武侠片的没落开始下载,武侠电影为什么衰落,中国电影倒退的时期中国电影的崩坏,从武侠片的没落开始
最近,朋友圈里疯传着这样一张图,刷新了咱对电影票房的认知。
其中五部票房还不到 1 万元
看着这样的惨淡局面,不少网友喟叹中国电影已经完了。
我们无法推测具体是在什么时间点开始走向完蛋的。
但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路,那就是中国电影的崩坏,可能是从中国武侠片的没落开始的。
就现在,你我随便打开一部武侠片,看到都是以下这些画面。
超级慢动作划水,这一刀砍了一个世纪。
干瞪眼式表演,眼睛瞪得像铜铃。
即使有原著或者原版,也只是越改越狗血。
黄飞鸿走不出地狱
以上几个片段既有武侠片也有功夫片,而我们也经常会混淆这两个概念,但其实这两个类型都离不开 " 功夫与侠义 "。
我们总说拍好中国式电影,中国式电影的其中一个精神核心就是侠义。
但我们对于侠义的呈现并不是死板地去展示 " 路见不平、剪恶除奸 ",而是刀剑拳脚之下的百家争鸣。
70 年代,胡金铨导演的《侠女》营造出山水画一般的意境,每一处的光影变化都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也象征着武侠片时代的开始。
随后,倪匡编剧,张彻执导的《新独臂刀》极具阳刚惨烈,雷力独臂在桥上用三把刀为好友封俊杰报血仇又是一种硬派武侠。
与此同时,李小龙的《唐山大兄》《精武门》等一系列真功夫电影将武侠写实、打斗变得干净利落。
随后,以成龙、洪金宝、元彪为代表的武侠功夫片在大侠的形象上做出了变动,一本正经的大侠可以搞怪鬼马,可以嬉笑怒骂。
《醉拳》系列
进入 90 年代,武侠电影的市场比重逐渐下降,此时,徐克一方面翻拍金庸的《笑傲江湖》,加入胡金铨式的东厂太监陷害忠良故事,同时又兼具徐克式冷嘲热讽的政治批判,以及程小东夺目的武术设计场面,徐克的《笑傲江湖》系列开创了新式武侠的先河。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另一方面,《黄飞鸿》系列又将传统的武侠功夫推上了另一个台阶,无影脚踢恶霸、白莲教、洋人、革命家、狮王争霸,从江湖琐事迈向了民族家国。
如果说 " 武侠 " 只存在于古装、民国题材,又显得十分片面,武侠片的基本标配是 " 正邪对立 ",并且邪恶的一方必须武功高强,手段毒辣,观众爱看的就是主角如何打败这些反派,穷凶极恶的匪人、笑里藏刀的恶霸、阴阳怪气的公公。
《少林寺》里的秃鹰
《狮王争霸》里的黄天霸
《笑傲江湖》里的公公
但当这些反派形象逐渐同质化之后,极度内卷的武侠片带来的是电影工作者对于 " 侠义 " 二字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