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随屏幕一点一点撕裂的声音。
就像最近流行的那个背包。
而会背这样的包的人。
大抵都是曾经深爱着这个行业的人。
据灯塔专业版统计。
今年的观影人次已经跌到了 2014 年的水平。
而已经过半的 11 月。
15 天的总票房仅仅 2.66 亿,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
何以至此?
因为我们逐渐形成一个习惯:
非必要不观影。
当然,这有疫情的原因。
疫情期间,非必要不出门,更不要说观影。
但在这么多影院尚在开业的前提下,人们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电影。
举个例子。
你知道今天票房前三是谁吗?
第三,《哥,你好》,上映 68 天。
第二,《万里归途》,上映 47 天。
稍微有些票房的电影,不是正在延期,就是在延期的路上。
那,第一名呢?
双十一新上映的《扫黑行动》,有周一围、秦海璐、张智霖、王劲松等一众演技派加持,票房的确是领先了。
但口碑上,却是出乎意料却又意料之中的不如人意。
好得宏伟光正,坏得一无可取。这场没有悬念的邪不胜正,无聊至极。
是的。
选择单一、类型单一、质量下滑。
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影院似乎变成了一个捡漏的集散地。
就拿这两个星期上映的新片来说。
11 月 4 日:
《我的遗憾和你有关》、《丹顶鹤》、《爱在井岗》、《爆裂蝴蝶》、《春水繁星》、《林深时见麓》……
11 月 11 日:
《扫黑行动》、《叫我郑先生》、《陪你在全世界长大》、《我们正年轻》、《你好,珠峰》、《浏阳河上》……
就看这个片单,你能产生起丝毫进电影院的愿望?
就看这些片的评分,唯一一部超过及格线的只有《叫我郑先生》,这样,你还会对电影院有任何期待?
至于引进片。
这几天定档的不少,但仔细一看——
《猫狗武林》(资源已出四个月)、《坠落》(资源已出两个月)、《名侦探柯南:万圣节的新娘》(蓝光已出一周)、《忍者神龟:崛起》(资源已出三个月)、《杀掉那个魔术师》(两年前的俄罗斯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资源已出两个月)……
要么是别人家的流媒体电影,要么是上映了许久的不知名小片。
好吧。
好吧。
只能安慰自己一句,聊胜于无吧。
03
还是回到电影院吧。
这个月,奇奇怪怪的事情可不止我们上面说的那些。
比如《喜悦的夏天》。
小学生作业式的海报设计,撑不过 1 分钟的预告片展示,直让人觉得是下一个《逐梦演艺圈》。
会是吗?
当然不会。
《逐梦演艺圈》的出圈是烂,是大家去看热闹。
而《喜悦的夏天》呢?
与其说是我们愤怒于《逐梦》的再现,不如说是愤怒于《逐梦》们已经统治国产院线。
可以这么说。
当电影的质量越来越不重要。
当电影越来越不重要。
我们对电影的期待与否。
也变得不重要起来。
但即便如此。
肉叔写下这些文字还是避免不了心里带着些希望。
似乎。
只要《阿凡达 2》一天没有丧失上映的希望。
死灰就可以复燃。
为什么《阿凡达 2》那么重要?
从市场上来说。
它是人畜无害的合家欢电影,是符合院线利益的新技术代表。
更是救市的希望。
从电影上来说。
你还记得当初被《阿凡达》震撼的感觉吗?
它给我们带来了电影最直接最原始的感受,是我们对电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