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
即便当下再艰难。
我们对电影的初心始终不会消失。
这让肉叔想起了《天堂电影院》。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不要惊讶。
那个二十世纪中叶的意大利小镇,过得应该比我们现在苦。
但有意思的是。
那时候人们观影的需求,接近狂热。
甚至有的人,在狭小破败的电影院外等了三小时,哪怕影院已经关门。
为什么?
电影,是上帝将他们的苦难生活关上门后,开启的唯一一扇窗:
在电影中,在别人的体面衣着和细腻情感中,他们找回了生而为人的尊严。
所以有了电影最令人动容的一段对话:
- 该不该让他们快乐?
- 应该
并随后,将投影仪转向窗外,让活色生香的人物,出现在属于大家的广场之上。
这一刻,天堂电影院不再是电影院,而是——天堂本身。
这样美好的电影院,倒过吗?
倒过,还是两次。
第一次,是播放着 " 一剪没 " 电影的设备,终于太过老旧,引发熊熊大火。
天堂电影院,付之一炬。
但紧接着,一位富商出资,建起了一座更绚烂,更豪华的 " 新天堂 "。
最重要的是,它再也不需要看神父脸色,可以把最赤裸和欢愉的男女之爱展现在大屏幕上。
而第二次,是电影的最后,天堂电影院还是因为受到电视机和录像带的冲击而化为废墟。
但幸运的是,今天意大利的大街小巷,依旧开满了电影院。
只要做梦的人还在,只要电影院还有造梦的能力,那么电影院依旧会站起来。
其实回到当下,中国电影院能否挺过寒冬,其实没有电影中那么乐观。
但又也许,这个问题比我们想象的简单。
因为,我们对 " 天堂 " 的渴望,却从未消退——
那是对世界的好奇心,对无忧无虑的欢笑,以及对近在咫尺的拥抱,从未磨灭的热情。
电影中,托托离开了小镇,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导演。
他做到了,像阿尔弗雷多期盼的那样,通过电影,创造了梦想与奇迹。
片中的观众曾愤怒抗议:
20 年前每看电影,没一次有吻戏
而电影的最后,托托收到的阿尔弗雷多最后的礼物,则正是那二十多年的吻戏合集——
那一代人所失去的,回到了没有忘记梦想的托托手中。
大概,念念不忘,真的必有回响。
本日打工人:维伦纽瓦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