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的一场画展活动中,一名9岁小男孩被妈妈带来参与义诊,暴敏冬眼看着他从一个正常的孩子变得晃晃悠悠,眼神涣散,然后就跌倒在了地上。
疾病背后,药物的可及性也成为患者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目前缓解思睡症状较为常见的药物是“莫达非尼”,属国家一类管制精神药物。国产“莫达非尼”上市后,尚未纳入医保。9月17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莫达非尼位列其中。
“针对发作性睡病,还无法就病因开展治疗,国际国内均采用神经兴奋性药物控制思睡症状,在国内,国产‘莫达非尼’的治疗费用还相对昂贵,并非每个人都可以承受。”于欢进一步表示,当前有很多患者尝试“盐酸哌甲酯控释片(专注达)”这一药物开展治疗,一个月大约花费700多元,用药负担相对小一些。
于欢呼吁,当前包括临床、社会大众对于这一疾病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样才有助于这一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医生和技师们正在判读患者的睡眠监测图。
作为患者组织负责人,暴敏冬的愿望很简单,她希望“发作性睡病”能被纳入国家罕见病第二批目录,希望全社会能关注到这一罕见病患者群体,希望能有更多药企为此研发新药,也希望更多潜在患者能尽早接受治疗。
“也许有一天,我们国家的医药企业能研发出对症的药物,让药物的价格再低一些,患者的负担再少一些,甚至是有更先进的医疗科技,可以把我们治好,那就更好了。”暴敏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