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上的任何一名乘客、船员,无论是男是女,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无论是美国人、英国人、中国人、瑞典人还是叙利亚人,都想活下来,这无可厚非。如果当时救生艇上有足够的位置,即便是史密斯船长也不会选择随“泰坦尼克号”一起沉没。生存的意志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和动力。一些男男女女坚持着爱德华时代的理想信念,失去了他们的生命;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将永远被铭记。数以百计的男性本有机会活下来,结果却丧生。那些幸存者不应该仅仅因为选择了生存而声名狼藉。
对于那些在这次事故中丧生的普通船员或三等舱乘客,我们会因为他们的丧生而更加记得他们吗?他们因为丧生而获得了更高的地位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泰坦尼克号”的历史上,大多数三等舱乘客不过是名单上的名字。名字出现在幸存者名单上总是好过出现在遇难者名单上。
当晚,有近1500人死亡,但这并不是6名中国男子幸存所导致的。救生艇太少,缺乏应急计划,救生艇管理不善,以及“泰坦尼克号”救生艇返回沉船区域搭救更多乘客的能力和意愿有限,光是这些原因就导致了至少400人丧生,这些人本可以生还。但即使每艘救生艇都满载乘客并成功下水,仍然会有1000多人失去生命。
这些充满恶意的谣言困扰着“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乘客长达一个多世纪。这些谣言持续存在,却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分析和理性的评价。这些谣言主要是针对在C号折叠式救生艇上的那4名中国男子,当然还有伊丽莎白·梅林格那荒谬的“美利坚婴儿”故事中出现在其他救生艇上的那个中国乘客幻影。
这几名中国人承受了来自其他乘客和当时的媒体对他们不该有的仇视,只是因为他们生还而有那么多人丧生。在报纸上发出第一轮报道之后,这6名中国幸存者很快就从“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中消失了。他们抵达纽约后,在“卡帕西亚号”上度过了一夜,没有人试图采访他们。
他们被指控、被责备,然后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