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我国可在72小时内检测300多种病原体吗?我国可在72小时内检测300多种病原体感染?我国可在72小时内检测300多种病原体抗体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09-25 病原体   可在   多种   小时   我国

李斌表示,这十年,健康扶贫工程累计帮助近1000万个因病致贫返贫家庭成功摆脱贫困;爱国卫生运动融入社会健康治理的方方面面,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日益普及,居民健康素养显著提高。

这十年,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一老一幼”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十年。不断优化生育政策,先后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和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推出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积极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母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远低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妇幼健康核心指标进一步向好。

李斌指出,总的来说,这十年,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最大,老百姓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十年。人均预期寿命从74.8岁增长到78.2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跃升。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谈及我国的卫生应急能力发展,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常继乐表示,卫生应急能力是卫生健康综合实力的体现。这十年来,相关部门和地方共同围绕以卫生应急体系和核心能力建设为“主体”,不断加强和改进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卫生健康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也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常继乐表示,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平均报告时间缩短到4小时以内,已经具备在72小时内检测300多种病原体的能力。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制度。在全国已建成四大类59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

常继乐还谈到,科学高效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和应对。围绕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强化预防预警措施,提升快速反应能力,确保事件有效处置。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下降,死亡人数减少。

重特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比如H7N9等新发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境外输入疫情都得到了成功处置,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作出了国际贡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性成果。

常继乐表示,“动态清零”政策就是要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提升疫情防控和早发现的能力,快速及早地发现感染者和疫情,做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

“评价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的成本要算总账,应该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算大的经济账、大的社会账、大的民生账和大的健康账。”常继乐指出,我国的防控理念一直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控措施的目的就是最大可能减缓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当然这些措施也难免会对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一些不便,但坚持“全国一盘棋”,在有疫情的地区采取局部的、严格的防控措施,保证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和人群的正常生产生活,保证了供应链的稳定。如果算总帐,我国的防控措施是最经济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常继乐称,当前面对的是一场百年不遇的传染病大流行,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对于新冠病毒和疾病的认识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疫情带来的风险和威胁仍然存在。必须以坚定不移的战略定力,处理好短期和长期、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因时因地因势不断优化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这既是秉承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基本要求,也是遵循科学规律的现实选择。

设置12个专业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建设5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组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1.5万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医改走深走实,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介绍,10年来,我国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和县域综合医改。推进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年人均诊疗次数、住院率等指标逐步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21年,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相关专科的跨省就医较2019年下降了9.3%,就医秩序更趋合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负责人朱洪彪说,缓解“看病难”的同时,我国基本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推进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群众看病贵问题也得以减轻。

相关阅读:

  • Science:新合成抗生素有助于“攻击”耐药病原体
  • 阿奇霉素如何正确使用于儿童
  • 美在印尼部署生物实验室研究缺乏透明动机引质疑
  • 科企岛:古代人类的DNA揭示了流行病
  • 霍乱病原体从未消失过,全国已设置34个国家级霍乱监测点
  • 乌克兰生物实验室到底在培养哪些细菌
  • 千金难求的娃娃鱼,如今35一斤都没人买,到底是为什么?
  • 美国生物实验室将助推全球治理体系走向失败
  • 人类更危险了?58%病原体“变异”,全球变暖:远古病菌或将
  • 生存了上亿年的虱子,曾经吸过恐龙血,为什么现在基本看不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