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安全的依恋缺损,是一种爱的缺损,而在爱的缺损中长大的孩子,不是滋生关爱的病态需求,就是滋生出敌意、对抗等防御与攻击行为。
在他以后的生活中很难感受爱的存在,但他又强烈地需求爱,甚至会发展为“获得安全,避免焦虑”的神经症性倾向。
这种神经症倾向往往以对内苛求自己,对外苛求别人,自责自恨,妒忌敌对,或是以攻击性语言、攻击性行为去伤害别人或伤害自己。
这些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在他的亲人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各种现实的人际关系之中。
面色阴暗的他,这么对咨询师说:“你现在就要回去,和你的家人一起共进晚餐,你不会再想到我,而我会孤独地回到我的小房间......”
这句嫉妒的话语里,的确充满了对咨询师的敌意。在这里,来访者把自己内心的不满和空虚投射给了咨询师,即,咨询师是一位冷漠的照顾者。
也许这位来访在之前的咨询中并没有详细阐述自己被忽视的童年经历,以及对父母的失望。经历过这些创伤、又被自恋包裹的来访,很难敞开自己的心扉。
潜在担忧是“我不知道无设防地打开心扉是否安全,是否会再次遭受伤害”。
因此,辨别来访的这些嫉妒言语是了解其内心需求的第一步,因为这些攻击和投射是穿过一些重要话题针芒的引线。
咨询经验告诉我们,病人在嫉妒谁、嫉妒什么、如何嫉妒,这些针芒保护的,就是病人破碎的心。这些细节,是进入病人内心世界的王道。
当我们在倾听这些嫉妒带来的自卑和羞耻的时候,就能够听到、看到他们宏大外表下的那个真实、破碎和隐藏的内心。
而修复创伤的方式,在于坦诚面对这种创伤,允许自己表达对创伤的感受,在合适和安全的范围内哀悼,进而在情感上消化和接受创伤,同时在行动上摆脱和愈合创伤。
嫉妒的我们心里有一个幻想性的对手,这个对手其实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内心被分裂或压抑的部分。
嫉妒的人并没有真正地学会爱自己,不明白自己也是值得爱的,而是把自己厌恶的一部分压抑并投射给别人。
当我们个体有足够充足的感情和爱,有感受温暖和感激的能力,便能够抵消竞争和嫉妒,并且我们还能够意识到嫉妒的存在,并允许他人被看作是值得被嫉妒的。
这当然是很难的过程,但是却很值得。
当你可以欣赏美好的时候,某种意义上,你就成了美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