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道德经》笫八章 道德经原文第10章 道德经姜云天新解1一81章 道德经原文第十六章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09-26 道德经   原文   新解   姜云   笫八章

这一阶段阐明认识和把握宇宙万物的根本及其中蕴含的作用规律。

即:认识并把握宇宙万物的规律才能做到宽厚仁爱,大度包容;若能做到大度包容才能做到无执无偏;若能做到坦荡公平才能做到普遍周全,若能做到普遍周全才能做到顺应自然;若能做到顺应自然才会与道同行,与道同行才会保持长久,终生都不会有凶险。

在老子看来,道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如何认识并把握道呢?就需要在“致虚极,守静笃”的前提下,经由“吾以观复”的过程才行。其中的关键是要循道而行,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根本,因为“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可见,变幻纷繁的万事万物中总是有一个不变的根本,也就是存在于其中的事物发展的规律,只有认识并把握住了这个根本和规律性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总之,老子在本章提出了“致虚”“守静”“归根”“复命”“知常”五个重要命题,主张以虚心宁静的立场与态度来顺应天地万物的自然变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越功利,把握大道。这既是学道、悟道、体道的真谛,也是人生和社会治理的大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以往人们研究老子,总是用“清静无为”、“恬淡寡欲”这八字概括老子的人生态度。但从总体上看,老子虽然重视清静无为,但主要是就治国治世而言的政治用语,不完全指修身的问题。这一章并不是完全讲人生哲理,而主要是讲认识世界,当然也包括认识人生。但无论是认识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其基本态度是“致虚”、“守静”、“归根”和“复命”。FQO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老子《道德经》精选,老子道德经上篇
  • 没有几个人希望你过得好
  • 全网模仿的“甩头学霸”,别被他的外表骗了!
  • 心静如水,人稳如山
  •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大事能静,烂事能离,顺事能敛
  • 攀登中岳嵩山金壶峰
  • 推荐阅读:保持平衡状态
  • 聪明人,一辈子,三不争
  • 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看这两句话就行了
  • 夜读丨人到中年:清醒做事,“糊涂”做人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