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庆上映的主旋律电影 国庆档票房突破43.85亿元 主旋律影片掀观影热潮 52.4亿!主旋律影片如何联手成就最强国庆档 2021国庆专题片
平均票价创档期新高,高端制式影片占比较高推动票价提升。2022年暑期档含服务费平均票价达到38.8元新高,同比提升6.2%,我们认为主要由于档期内头部影片票价较高所致。具体而言,暑期档top10影片中7部均含有IMAX及中国巨幕制式,档期内IMAX票房占比从2021年的3.2%升至3.6%;影片《独行月球》《人生大事》档期内含服务费票价分别达到41.6/40.3元、处于较高水平,我们判断头部影片的较高热度推动了其单片票价的提升,并拉升档期平均票价。
影院营业率整体维持高位,由于一线城市仍受疫情影响,渠道下沉持续。伴随全国疫情逐步可控,自2022年4月中下旬起全国影院营业率保持持续恢复,暑期档亦基本维持在80%左右,为票房恢复奠定了基础。分城市层级而言,2022年暑期档各分线城市票房均有提升,但由于包括上海在内的一线城市仍受到疫情影响,2022年6~8月一线城市暂停营业1个月以上的影院比例达到43.1%、为各城市层级最高,导致一线城市暑期档票房同比基本持平,票房占比由2021年的18.4%下降4.4ppt至2022年的14.0%;虽然五线城市亦受到疫情的一定影响,但三线及以下城市票房占比仍较2021年提升2.8ppt至46.8%,渠道下沉趋势整体延续。
渠道竞争格局基本稳定,头部影投公司市占率稳中有升,影院新增放缓。从影投公司市占率看,票房占比CR3/CR5/CR10分别为23.9%/29.3%/38.4%,相较2021年总体保持稳定。Top10公司排名较2021暑期档略有变动,其中万达电影市占率从2021年的15.7%提升1.26ppt至16.9%,市占率延续提升趋势;金逸影视、上海星轶影院、中影影院投资等市占率亦有所提升。影院新增方面,2022年6~8月全国新开业影院总数130家,同比减少27.8%,各级城市新建影院数量均有所下降,我们判断电影渠道端逐步进入新增放缓、优胜劣汰的存量优化期,渠道优化和并购整合趋势有望持续。
新片供给尚未完全恢复,国产影片票房市占率近九成。2022年暑期档新上映影片85部,较2021年减少13部,其中国产影片75部、同比降低12部,进口影片10部、同比降低1部,我们认为由于档期票房后程回暖,整体供给数量较2021年及疫情前仍有所缩减。在票房结构上,由于进口影片中头部影片仍相对较少,仅《侏罗纪世界3》《小黄人大眼萌:神偷奶爸》票房破亿元,2022年暑期档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达88.5%,同比提升4.4ppt,创历年暑期档新高。
中腰部影片相对不足、头部效应明显,《独行月球》贡献超三成票房。2022年暑期档CR3/5/10分别为55.2%/79.0%/92.1%,同比分别提升16.6/17.2/16.2ppt,较2017~2021年平均值分别提升9.3/13.0/11.2ppt,其中开心麻花出品的科幻喜剧影片《独行月球》以约29亿元的档期内含服务费票房摘得冠军,票房市占率达到34.7%。我们认为头部的效应强化一方面由于《独行月球》带动观影热潮取得较高票房,另一方面主要由于《独行月球》外仅有《人生大事》和《侏罗纪世界3》两部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对比2018年为5部、2019年为5部,中腰部影片供给仍未完全恢复,未能实现多部影片合力推动大盘攀升。
影片类型多元组合满足受众需求,科幻、喜剧、现实、动画等元素各放异彩。虽然影片供给数量尚未完全恢复,但头部影片通过对类型的搭配组合促进内容丰富性提升,2022年暑期档头部影片覆盖科幻、喜剧、动作、家庭等细分题材,如《独行月球》将科幻与喜剧相结合、在原有国产喜剧电影模式上有所创新,《神探大战》集合近年来受到普遍欢迎的犯罪、动作、悬疑元素,《外太空的莫扎特》包含奇幻、喜剧、家庭元素,我们认为有助于覆盖更多观影群体需求,并使各类型票房结构趋于均衡。就细分类型而言,不同影片亦各有亮点。
► 科幻:档期内科幻类型影片供给突出,主要头部影片为《独行月球》《明日战记》等,其中《独行月球》耗时半年,100%实景搭建“月球基地”场景,运用高质量数字角色技术创作袋鼠角色“刚子”,虚拟拍摄和特效覆盖95%的影片镜头;《明日战记》作为机甲式科幻动作片,在机甲元素和特效方面大部分内容由中国公司制作,体现本土电影的工业化尝试,片中一处48秒的360度特效镜头经过576天的渲染打磨,展现对科技效果的精益求精。
► 现实:《人生大事》《隐入尘烟》作为现实题材剧情片分别挖掘殡葬从业者、农村边缘人士的故事,以真实、具有感染力的叙事视角吸引观众、引发共鸣,豆瓣评分分别达到7.3、8.5分,通过口碑效应实现票房的持续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