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韩剧,被提上了「国产化」日程。
这次,轮到了《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
毕竟原版在豆瓣上有超 44 万人打出8.8的高分。
有的索性「看开了」。
本土化后的「阿加西撒浪嘿」,可不就变成了「叔我爱你」。
很快,也有人发现这则消息有些蹊跷。
身兼出品人、总策划等职的马晗亦,搜索出的资料非常少。
作为演员,只演过一些冷门网剧的小配角。
这之中,反映的也是国内翻拍韩剧的久远「恩怨史」。
唯一谈得上被广泛接受的,恐怕只有《回家的诱惑》。
放大了姐妹撕逼、婆媳矛盾、出轨劈腿等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元素,打造成了一部更狗血更抓马的大爽剧。
「你好骚啊」「你怎么穿着品如的衣服」等名场面名台词,火速出圈。
2005 年,翻拍自《天国的阶梯》的《像风一样离去》播出。
虽然原版故事也比较狗血,但靠崔智友和权相宇这对痴男怨女收获无数观众的泪水。
「国产版」则变成了霍思燕和聂远。
被不少人称为「韩剧启蒙」的《蓝色生死恋》,也没能逃过「翻拍必毁」的命运。
还有豆瓣高达 9.5的《我亲爱的朋友们》。
翻拍后变成了豆瓣 6.3的《亲爱的她们》。
韩版中的温情,以及老年人柔和的生活态度,在翻拍版中荡然无存。
只有靠各种套路化的戏份,来强行凹出生活的细腻。
争议最大的一次改编,当属《漂亮的李慧珍》。
播出后不仅收视率一路攀升,更帮助女主迪丽热巴拿下当年的金鹰节视后。
该剧在翻拍的力度上,几乎是对原版《她很漂亮》进行「复制粘贴」。
明摆着偶像包袱太重,而片方则是当大家眼瞎。
正是这一个又一个惨案在前,才让大家对翻拍韩剧心有余悸。
便有了「韩剧翻拍必毁」的魔咒。
只可惜,观众的心声被置若罔闻。
片方不怕毁,演员也不怕毁,只看到经典 IP 的流量,能蹭就蹭。
如今,越来越多的经典韩剧,都已经接连被提上了翻拍日程。
翻拍版《下一站你的世界》在本月初就已开始拍摄。
所有的翻拍失败案例,几乎都犯了同样的错误——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国产剧和韩剧的制作体系差异太大了。
其次,韩国与中国的文化语境也不一样。
两国从历史、语言、国情、社会状态等,都有很大的差别。
有些剧情,在韩剧里发生是自然的。
从简介上看,主要就是将原剧的时代背景,从 1988 汉城奥运会前后,搬到 1997 香港回归前后。
而只有在那个时代与社会背景下,剧中的诸多人物关系与走向,才会成立、合理。
而对于翻拍版,1997 年虽然也有「香港回归」这个大事件。
但毕竟时代和社会背景差得太大,原剧的人物关系和情节走向必然会遭到各种魔改。
1988 年,韩国还存在着「同姓不婚」的旧时思想观念。
所以,成善宇和成宝拉的恋情才遭到家长的反对。
而在中国,这种观念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渐渐消亡了。
同时,对演员片酬有严格控制,为的是给编剧和制作腾出合理的费用。
在排电视剧档期时,编剧的地位和过往作品质量能占到电视台决策权重的 50% 以上。
像写出了《鬼怪》的金银淑、写了《信号》《王国》的金银姬等,都是韩国顶尖的编剧,具有很强的话语权。
好的编剧,不仅仅可以写出有趣的故事、合理的情节发展、生动的人物形象。
更重要的是,她们对真实的生活细节,具有敏锐的捕捉与深刻的体会。
有钱之后,最想买的是冬季大衣。
倘若没有切身的生活体验,是绝对写不出来这种让大众共鸣的台词。
除了对编剧非常尊重,韩剧在拍摄细节上也极尽用心。
这里指的不是服化道,也不是摄影质量,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当然这方面差距也不小)。
所以,这种差距体现得最明显的,不是古装玄幻剧,不是刑侦犯罪剧……
恰恰是最具生活气息的都市职场和现代爱情剧。
就拿最近被骂得狗血淋头的《东八区的先生们》「拉内衣带」戏来说。
动作和表情极其夸张,完全不符合现实逻辑,还一口气用上了大量慢镜头 + 特写。
既无暧昧,也不好笑,只让人觉得油腻、恶心。
而在韩剧《热血青春》中,也有一段拉内衣带戏。
但却拍得很好玩。
镜头拍摄上也很自然,没有过多的渲染和过分的夸张。
只是用简练的镜头,就将尴尬喜剧的氛围和节奏,把握得刚刚好。